千官警跸下斋宫,圣主郊禋秩祀崇。
碑丽牺牲严在涤,邸行琮璧待升中。
登坛似见燔柴上,灌玉因知陟降同。
闻道礼图黄阁奏,甘泉堪自老杨雄。
千官警跸下斋宫,圣主郊禋秩祀崇。
碑丽牺牲严在涤,邸行琮璧待升中。
登坛似见燔柴上,灌玉因知陟降同。
闻道礼图黄阁奏,甘泉堪自老杨雄。
此诗描绘了皇帝出郊祭祀的庄严场景。首联“千官警跸下斋宫,圣主郊禋秩祀崇”点明了仪式的规模宏大与庄重,千官列队,警跸之声,圣主亲临郊外,举行祭祀大典,彰显了仪式的崇高地位。颔联“碑丽牺牲严在涤,邸行琮璧待升中”进一步描述了祭祀过程中的细节,碑文庄重,牺牲仪式严谨,邸行(即祭品)准备充分,等待在仪式的中心位置。颈联“登坛似见燔柴上,灌玉因知陟降同”运用比喻手法,将登坛比作燔柴之上的火焰,灌玉比作登山的行动,形象地表达了祭祀仪式的神圣与庄严。尾联“闻道礼图黄阁奏,甘泉堪自老杨雄”则表达了对此次祭祀活动的期待与赞美,暗示了通过这样的仪式,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如同杨雄一般,在甘泉之地老有所依,享受安宁。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赞美。
吾不及渊明,爱酒未能止。
不仕亦有禄,赖此天之美。
年年搅饥肠,忧旱复忧水。
迩来甘雨调,恶况已一洗。
□□佳人蔘,古绵真附子。
服药焉用多,寡欲即将理。
固穷岂无说,屡空讵足耻。
彼以盗贼富,乃兹所深鄙。
怀人渴仪刑,秉芳在中沚。
心赏于焉臻,酌水味亦旨。
况有杯中物,侑以来禽李。
清谈有馀韵,草木亦侧耳。
云霄自旦奭,丘壑且园绮。
向来荣进念,腐泥沉井底。
相与赓醉吟,所乐不过此。
寄语亨衢人,可吊不可喜。
猗嗟楚子文,庸肯愠三已。
斋沐披来卷,焚香道主臣。
误蒙玉堂老,垂顾草庐人。
帝所闻韶奏,朝廷掌制纶。
属请长孺告,肯逐子云贫。
公伫登翘馆,吾惟钓富春。
骨将埋冢墓,心敢望陶钧。
百岁倒七指,万形归一尘。
庄生真浪语,岂有八千椿。
碧落金仙蹑汉庭,梵书翻写过东溟。
宰官尝领润文使,法帖尚传遗教经。
子敬比踪洛神赋,率更媲美醴泉铭。
梦中五色文章笔,视草鳌扉趁妙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