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洛逢君解佩刀,翩翩人识凤凰毛。
歌残白雪瑶华在,梦倚青云玉树高。
故国深秋淮甸雨,归心寒月海门涛。
江鱼塞雁能相忆,莫滞西堂五色毫。
京洛逢君解佩刀,翩翩人识凤凰毛。
歌残白雪瑶华在,梦倚青云玉树高。
故国深秋淮甸雨,归心寒月海门涛。
江鱼塞雁能相忆,莫滞西堂五色毫。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京城洛阳重逢的情景,友人佩戴着象征身份与尊贵的佩刀,其风度翩翩,犹如凤凰之毛般引人注目。诗歌中融入了对友人歌声的赞美,如同白雪瑶华般纯洁而珍贵,梦境中则有青云与玉树相伴,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接下来,诗人通过“故国深秋淮甸雨”一句,将思绪拉回往昔,表达了对故乡深秋时节淮甸雨景的怀念。归心似箭,寒月下的海门涛声,更添了几分思乡之情。最后,诗人以“江鱼塞雁能相忆,莫滞西堂五色毫”收尾,借江中的鱼儿和边塞的大雁能够相互思念,提醒友人不要过于留恋他处,应当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殷切期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故乡的怀念,同时蕴含着对未来的期许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蕉荔漫山雾雨繁,虬须客子悔南辕。
久留闽囝谁堪语,却忆番君可与言。
豪杰虽穷留气在,圣贤不死有书存。
归时洗换征衣了,拣个深山紧闭门。
疏屡循墙诏屡催,绣衣安得更徘徊。
直从象窟埋轮去,曾向龙墀折槛来。
度岭尊尧心未已,登台叫舜首频回。
遥知行橐无南物,驿使归时且寄梅。
壮于蒳子大于榛,咀嚼全胜曲糵春。
俚俗相传祛瘴厉,方书或谓健脾神。
素知鲸量安能醉,但取鸡心未必真。
一笑何妨玉山倒,贫家幸自有苔茵。
处处笙歌杂诵谣,盍簪一笑共今宵。
宛然上齿尊三老,非若班廷序百僚。
乡饮讵宜先仗出,虞人不必以弓招。
明时各适鸢鱼性,在野尤和似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