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
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
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
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
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
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
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
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闲适生活的心境和状态。开篇“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表明诗人不愿勉强自己去做无法忍受或力不能及的事情,他的性格倾向于内敛和不急躁。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
接下来的“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则是具体描述诗人日常生活的场景。辰时(上午7-9点)起床,午后开门,都显示出一种悠然自得、不赶时间的心态。这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形成了鲜明对比。
“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则是诗人对于不同类型人物的选择。他愿意让那些急躁而有能力的人远离自己,而喜欢那些性格温和、不拘小节的人围绕在身边。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权,也体现了他对于人际关系的一种态度。
结尾的“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智慧。诗人自得其乐,不强求别人的理解和赞同,认为在这个世俗纷扰的世界里,有时候没有才能比拥有一技之长更为自由。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于社会价值观的一种挑战。
整首诗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自在生活的态度,以及他对于人生和智慧的一种独特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