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宝山宝,全身入荒草。
若是凤凰儿,不向那边讨。
倾尽宝山宝,全身入荒草。
若是凤凰儿,不向那边讨。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崇岳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前两句“倾尽宝山宝,全身入荒草”形象地比喻一个人舍弃了世俗的财富和地位,投身于看似贫瘠的修行或淡泊的生活。"倾尽宝山宝"象征着放弃物质积累,"全身入荒草"则意味着回归自然或精神的简朴。
后两句“若是凤凰儿,不向那边讨”进一步强调,真正的高洁之士如凤凰般,不会去追求那些外在的、可能带来纷扰的东西,而是坚守内心的清净和独立。这里,“那边”暗指尘世的权势与诱惑。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禅意,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修养和精神自由。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随州西南多群峰,争高竞秀无终穷。
众山迤逦渐行尽,始见独尊惟大洪。
霜天月照夜河明,客子思归别有情。
厌坐长宵愁欲死,忽闻邻女捣衣声。
声来断续因风至,夜久星低无暂止。
自从别国不相闻,今在他乡听相似。
不知彩杵重将轻,不悉青砧平不平。
遥怜体弱多香汗,预识更深劳玉腕。
为当欲救客衣单,为复先愁闺阁寒。
虽忘容仪难可问,不知遥意怨无端。
寄异土兮无新识,想同心兮长叹息。
此时独自闺中闻,此夜谁知明眸缩。
忆忆兮心已悬,重闻兮不可穿。
即将因梦寻声去,只为愁多不得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