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二七七》
《诗三百三首·其二七七》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岩前独静坐,圆月当天耀。

万象影现中,一轮本无照。

廓然神自清,含虚洞玄妙。

因指见其月,月是心枢要。

(0)
注释
岩前:在岩石前面。
独:独自。
静坐:安静坐着。
圆月:圆满的月亮。
当天:当空。
耀:照耀。
万象:万物。
影现:投影。
中:之中。
一轮:一轮明月。
本无照:本来没有自己的光芒。
廓然:开阔的样子。
神自清:心灵自然清净。
含虚:包含虚空。
洞玄妙:深奥微妙。
因指:通过手指。
见:看见。
其月:那个月亮。
月是心枢要:月亮其实是内心的关键。
翻译
独自坐在岩石前,明亮圆月当空照。
万物投影其中,月亮本身并无光芒。
心境开阔神清,包含虚空深奥奇妙。
通过手指所指,才看见那明月,其实月是内心核心关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独自坐在岩石前,面对着圆月,当空中的明亮之物。万象之中,只有这一轮明月最为耀眼,它不需要其他光照,因为它本身就是光的源泉。这反映出诗人心境的清净和精神的独立。

"廓然神自清,含虚洞玄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宁静,宛如深不可测的大海。这里的“廓然”意味着开阔而空旷,“神自清”则是心灵的纯净无染,而“含虚洞玄妙”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心中的一个广阔且深邃的精神空间,充满了哲思的奥秘。

最后两句 "因指见其月,月是心枢要" 表示诗人通过手指所指向的方向,看到了那轮明月。这里的“月”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象,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思想深处的重要组成。

整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独立和内在宁静的向往,以及对月亮这一自然现象深刻的内省。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与转运诸公登华不注绝顶

中天紫气抱香垆,复道金舆落帝都。

二水遥分清渚下,一峰深注白云孤。

岱宗风雨通来往,海色楼台入有无。

不是登高能赋客,谁堪洒酒向平无。

(0)

送顾天臣还姑苏

落魄看君旅食年,风尘裘马竟谁怜。

归吴拟著潜夫论,入洛还㩦赠妇篇。

少室夏云凭槛外,太湖秋色挂帆前。

故人为客遥相念,垂老浮名蓟北天。

(0)

朝退同子与望西霁雪怀南海梁公实广陵宗子相

骑省秋来叹二毛,还将白雪向君操。

千峰曙色开金掌,并马寒光照锦袍。

空翠欲浮仙阙动,晴云犹傍帝城高。

初疑大庾梅花发,忽忆扬州八月涛。

(0)

刘太保文安公挽章·其十从祀乡贤

小子元吾党,前贤亦故乡。

春秋存俎豆,日月望宫墙。

血食堪千载,精灵自一堂。

唯应杨伯起,秦晋郁相望。

(0)

寄华从龙比以鱼橘见致

多少人间事,谁能便作书。

罢官君更早,谢客我何疏。

八月来吴橘,三江下楚鱼。

因风裁数字,一问子云庐。

(0)

冬日村居·其三

寒邳不可望,萧瑟掩柴扉。

宿雾含霜苦,斜阳带雪微。

清斋宜病色,生事合渔矶。

欲奏沧浪曲,江湖此调稀。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