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顾天臣还姑苏》
《送顾天臣还姑苏》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落魄看君旅食年,风尘裘马竟谁怜。

归吴拟著潜夫论,入洛还㩦赠妇篇。

少室夏云凭槛外,太湖秋色挂帆前。

故人为客遥相念,垂老浮名蓟北天。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顾天臣还姑苏》。诗中描绘了友人顾天臣离别时的场景与情感,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

首联“落魄看君旅食年,风尘裘马竟谁怜”,以“落魄”二字开篇,点明友人顾天臣在异乡漂泊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其处境的同情。接着“风尘裘马”描绘了顾天臣在外奔波的形象,而“竟谁怜”则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颔联“归吴拟著潜夫论,入洛还㩦赠妇篇”,转而展望友人的未来。顾天臣计划回到吴地后撰写《潜夫论》,这既体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可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同时,他还打算写信给妻子,这显示出他对家庭的牵挂和深情。这两句展现了顾天臣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以及他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颈联“少室夏云凭槛外,太湖秋色挂帆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少室山的夏日云雾缭绕,太湖的秋天景色如画,这些景致不仅美化了友人的归途,也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充满未知与美好。同时,“凭槛外”和“挂帆前”的细节,既描绘了行旅之人的姿态,也暗含了对友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期待与祝福。

尾联“故人为客遥相念,垂老浮名蓟北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分别之后,诗人仍然心系远方的朋友,这种深厚的友谊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最后,“垂老浮名蓟北天”一句,既是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愿,也是诗人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蕴含着对友情的珍惜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再题西湖行宫八景·其三绿云径

乔树菁葱锁碧峋,偶然屧步迥无尘。

山阴便是林家宅,却恐先生笑不伦。

(0)

三塔寺赐名茶禅寺因题句

积土筑招提,千秋镇秀溪。

予思仍旧贯,僧吁赐新题。

偈忆赵州举,茶经玉局携。

登舟语首座,付尔好幽栖。

(0)

口外设屯耕植聚落渐成

沿边旷地多,弃置良非策。

年来设屯聚,教以分阡陌。

春夏耕耨勤,秋冬有畜积。

霜浓早收黍,暄迟晚刈麦。

土固有肥硗,人力变荒瘠。

山下出流泉,屋后树豚栅。

行之无倦弛,定能增户籍。

古来王者治,恐亦无以易。

(0)

晚眺

军门延夕眺,云气澹遥天。

古塞千峰月,平沙万幕烟。

旌旗寒色壮,刁斗晚风传。

衅甲从今始,功成靖朔边。

(0)

三依皇祖华山诗韵

峭拔诸峰表,兼之岩穴深。

自多真赏在,那有俗缘侵。

古意指禅柏,春声出语禽。

轩文护丁甲,景仰缅神襟。

(0)

飞鱼峡叠旧作韵

飞鱼亦此峡,漫讶岂其然。

地借宁家地,天犹浪水天。

一空能外物,万有总真仙。

而我原无涉,惟求济世贤。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