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踪迹竟何如,暂向青山问索居。
半日欲留千里驾,隔年空把数行书。
云迷积水冰犹壮,雨暗荒城柳尚疏。
共说风尘俱老大,雄心何事未消除。
别来踪迹竟何如,暂向青山问索居。
半日欲留千里驾,隔年空把数行书。
云迷积水冰犹壮,雨暗荒城柳尚疏。
共说风尘俱老大,雄心何事未消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赠黄荆卿太学》。诗中通过与友人黄荆卿的对话,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生活境况的关切和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别来踪迹竟何如,暂向青山问索居”,开篇即以疑问句式,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的牵挂之情,通过向青山询问友人的近况,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颔联“半日欲留千里驾,隔年空把数行书”,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他想尽办法想要留住友人,哪怕只是片刻的停留,却只能通过书信表达思念之情,时间的阻隔使得这份情感显得更加深沉而无力。
颈联“云迷积水冰犹壮,雨暗荒城柳尚疏”,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寓情于景,既是对友人所在环境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积水、冰、荒城、柳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壮丽的氛围,暗示着友人生活的不易与坚韧。
尾联“共说风尘俱老大,雄心何事未消除”,在与友人的交谈中,两人共同感叹岁月的无情,尽管都已步入老年,但那份曾经的雄心壮志并未完全消散。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后生活的关切、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与理想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四乡渐绿,趁早莺春原,一访黄冠。
荒冢农归,断碑牛卧,贫来出世都难。四围范宽。
引乱山青到窗前。
似当年、二月崧阳,雪晴三十六峰寒。
墙角一株何树,认霜馀破叶,蜕抱枯蝉。
香国移春,丹房分种,花名记入鱼笺。待栽石船。
筑镜漏新号思娟。到秋深、艳锦围城,道人来醉看。
松风万斛。送此生老了,吟卷中屋。
玉样苍苔,榔栗千声,全家笑语花竹。
新香粒是洪崖饭,抵圣乐、桐君仙录。
访四邻、谷口春深,便叱颍川黄犊。
长记林逋好我,有山有水处,攒此新幅。
劫外苍龙,鹤去巢空,泪染双虹飞瀑。
杨凭宅子香山住,尽汐社白头人读。
等万年真得幽栖,饷客再锄烟茯。
秋老诗心,无多黄叶敲窗雨。
荒池半月过重阳,人比青荷苦。两处愁如一处。
念家山、残年乐府。一千亩竹,八百株桑,有生全误。
白者省声中,寻君月底修箫谱。
似闻夜啸有寒鸱,碧火徐州路。不久西风又去。
劝江淹、休吟恨赋。此中差乐,一瓮摇天,羲农终古。
烟水空明,合四远天光,尽染秋绿。
鹭白欹风,叶红黏网,野凡未收平陆。乱山细竹。
记探荔子蟆颐宿。漾翠玉,争怪老坡,南海梦纱縠。
江路向晚,棹入平羌,远闻丁丁,樵唱云木。
动幽心,樵青一屋。
江鱼新钓饭新熟,香鬓代簪陶令菊。
此愿奢矣,身世但少兵荒,借船沽酒,抱琴冲瀑。
小红犹小。甚脉脉芳心便好。
费多少鲛绡浓泪,化出灵芸风貌,倚新妆何事含愁,嫣然名里鸾星照。
问怨叶分娇,圆樱淡点,那个秋娘能肖。
曾记欲仙姑水,香艳处,胭脂难扫。
绛河三世影,娟娟风蝶,茜痕还认裙腰抱。
玉奴微笑。似前宵画烛窥人,一枕酡颜俏。
心心结子,脸上春潮动了。
重阳节近,是湘中骚客,悬弧之日。
堕地百忧从此始,悔别玉楼长吉。
秋士青衫,春人红豆,著甚伤心极。
前途事黑,倩谁问个消息。
谁知好梦如烟,华年似水,转瞬皆陈迹。
佛地仙天何处也,这点因缘未毕。
病里求生,愁中觅死,天亦难为力。
菊花开了,且拚痛饮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