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骨为土,贞名不可移。
精灵閟何处,蘋藻奠空祠。
水石生异状,杉松无病枝。
我来方谢雨,延滞失归期。
此女骨为土,贞名不可移。
精灵閟何处,蘋藻奠空祠。
水石生异状,杉松无病枝。
我来方谢雨,延滞失归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题为《题贞女祠》。诗中表达了对贞女不朽名声的赞美和怀念,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此女骨为土,贞名不可移。”这两句强调贞女虽已逝去,但她的美好品德和名声永存,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里的“骨为土”是说她的肉体虽然已经化为了尘土,但她的精神却依然存在。
“精灵閟何处,蘋藻奠空祠。”诗人设想着贞女纯洁高雅的灵魂可能在某个地方安息,而人们则在空无一物的地方为她设置祭坛,以示敬仰之情。这里的“閟”字有封闭、隐藏的意思,暗示贞女的灵魂或许藏于天地之间,难以捉摸。
“水石生异状,杉松无病枝。”这两句描写的是自然景观,可能是贞女祠所在的环境。水和石头各具奇特之态,显示出大自然的神奇;而杉树和松树则长得郁郁葱葱,无一丝枯萎之象,这不仅描绘了景色,也寓意着贞女的精神永远青绿。
“我来方谢雨,延滞失归期。”诗人在雨中到达这里,对大自然的恩赐表示感激,但因停留过久而错过了返回的时机。这里的“谢雨”可能是指雨水滋润了贞女祠周围的土地,诗人感到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对他说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贞女祠及周遭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灯前却扇尚生疏,镜槛相偎晓起馀。
笑撚吟髭成八字,宫眉画出比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