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场屋擅词锋,审谳无私只奉公。
夜月兰宫无宿曜,秋霜莲幕有春风。
明堂难毁周公制,乡校犹存子产功。
文德自来能服远,更烦刘向为和戎。
少年场屋擅词锋,审谳无私只奉公。
夜月兰宫无宿曜,秋霜莲幕有春风。
明堂难毁周公制,乡校犹存子产功。
文德自来能服远,更烦刘向为和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才子在学堂中展现其才华和公正无私的审视能力。"少年场屋擅词锋,审谳无私只奉公"表明他在文学创作上极具天赋,同时在评论鉴赏时公正无私,只遵循公允的标准。
"夜月兰宫无宿曜,秋霜莲幕有春风"则描绘了一个环境,尽管是在夜晚且可能是寒冷的季节,但依旧能够感受到如同春天般温暖和生机勃勃的氛围。"兰宫"常指书房或学堂,这里可能暗示着学习之地即使在不利条件下也能保持知识的光辉。
接着,诗人提及了古代圣贤的制度与教育成果。"明堂难毁周公制,乡校犹存子产功"表达了对先贤之法和教育遗产的尊重。周公和子产都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们的制度和教育理念至今仍有影响力。
最后,诗人自信自己的文采能够感化远方的人们,同时希望像刘向这样的文学巨匠也能为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文德自来能服远,更烦刘向为和戎"显示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能的信心,以及对于社会和谐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才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尊崇,以及对未来文教事业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