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劳劳京国梦,频年寂寂武林思。
此身落叶还相似,归兴黄花正及时。
眼底何人酬骏骨,愁中有客寄乌丝。
月明湖上秋将满,憔悴青袍岂得知。
千里劳劳京国梦,频年寂寂武林思。
此身落叶还相似,归兴黄花正及时。
眼底何人酬骏骨,愁中有客寄乌丝。
月明湖上秋将满,憔悴青袍岂得知。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千里劳劳京国梦,频年寂寂武林思”开篇即道出了诗人对京城的深深怀念与对杭州(武林)的寂寥感受,两地相隔千里,却在心中交织成一幅幅难以割舍的画面。
颔联“此身落叶还相似,归兴黄花正及时”运用自然界的比喻,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落的落叶,虽形态各异,但都逃不过归根的宿命。同时,诗人表达了强烈的归乡愿望,如同秋天盛开的菊花,正是收获与回归的最佳时节。
颈联“眼底何人酬骏骨,愁中有客寄乌丝”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诗人感叹在眼前的人世间,似乎无人能理解或回应他内心的渴望与追求,只有在愁苦中,通过书信(乌丝,指书写)寄托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尾联“月明湖上秋将满,憔悴青袍岂得知”以月明湖上之景收束全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感慨。诗人以“憔悴青袍”自喻,形象地描绘出自己的疲惫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对自身处境的不满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孤独、思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对自我命运的深刻反思。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紫薇红槿外,忽见此花娇。
纵被秋阳暴,何愁香雪消。
梦回云冉冉,春远夜寥寥。
魂隔梧桐雨,时吹玉笛招。
客居所居堂,前江后山根。
下堑万寻岸,苍涛郁飞翻。
葱青众木梢,邪竖杂石痕。
子规昼夜啼,壮士敛精魂。
峡开四千里,水合数百源。
人虎相半居,相伤终两存。
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
西南失大将,商旅自星奔。
今又降元戎,已闻动行轩。
舟子候利涉,亦凭节制尊。
我在路中央,生理不得论。
卧愁病脚废,徐步视小园。
短畦带碧草,怅望思王孙。
凤随其皇去,篱雀暮喧繁。
览物想故国,十年别荒村。
日暮归几翼,北林空自昏。
安得覆八溟,为君洗乾坤。
稷契易为力,犬戎何足吞。
儒生老无成,臣子忧四番。
箧中有旧笔,情至时复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