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
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
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
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
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
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
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
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奇幻与神秘色彩。
“井底玉冰洞地明”一句,以井水清澈如玉冰比喻诗人心中的清净世界。接下来的“琥珀辘轳青丝索”则是对仙境中珍贵物品的描写,琥珀和辘轳都是古代珍贵之物,以此形容仙界的装饰。
“仙人骑凤披彩霞”展现了仙人的超然脱俗,他们乘坐神鸟凤凰,身披五彩云霞,这是对仙境中仙人们生活状态的描绘。紧接着的“挽上银瓶照天阁”,则是仙人手持银瓶,光芒四射,照亮了高远的天阁。
“黄金作身双飞龙”描写的是两条用黄金铸成的龙形饰物,或许是仙界中的某种装饰,它们在空中翱翔。这一幕与接下来的“口衔明月喷芙蓉”,即龙嘴里含着明亮的月牙,吐出的是如同花朵一般美丽的云雾,是对仙境中奇观异景的描绘。
最后,“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仙界的向往之情。诗人希望能够瞬间跨越海洋,达到那看不见的彼岸,然后在清晨的时候登上那座高达十二层的青楼。这一幕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超脱愿望,也体现了对仙境深邃无边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幅充满神奇色彩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遥不可及的仙境之中。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
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
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
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
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