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某氏挽辞二首·其一》
《某氏挽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昭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翟茀朝初罢,升堂拜已非。

凝尘孟光案,洒血老莱衣。

奁镜悲鸾舞,庭萱感露晞。

西风原上路,无复板舆归。

(0)
鉴赏

这首挽辞描绘了一幅哀伤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悼念之情。首句“翟茀朝初罢”,以翟茀(古代帝王出行时所用的帷幔)象征逝者生前的荣华,暗示其离世后朝堂的寂静与空虚。接着,“升堂拜已非”则表达了对逝者不在的感慨,昔日的仪式与敬意如今只能化为追忆。

“凝尘孟光案,洒血老莱衣”两句,运用了孟光与老莱子的典故,孟光是梁鸿的妻子,以其贤淑著称;老莱子则以孝顺闻名,常以彩衣娱亲。这里通过“凝尘”与“洒血”的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迁,也暗含了对逝者品德与行为的赞美与怀念。

“奁镜悲鸾舞,庭萱感露晞”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奁镜中的鸾鸟舞蹈,象征着逝者生前的美好时光与活力,如今只能在回忆中追寻;庭中的萱草,因露水的蒸发而感到哀伤,寓意着对逝者离去的不舍与哀痛。

最后,“西风原上路,无复板舆归”将情感推向高潮。西风起,原野上的道路显得更加寂寥,暗示逝者已远行,再无归来的可能。板舆,古代供老人乘坐的车,此处象征着对逝者晚年生活的回忆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无法再见到逝者的遗憾与悲伤。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动人心弦的悼亡之作。

作者介绍

李昭玘
朝代:宋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通判潞州,入为秘书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入党籍,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钦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乐静集》三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李昭玘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陆心源藏抄本。新辑集外诗,补于卷末。
猜你喜欢

对州牧卫文升使君问

日从濛汜出,照树全无影。

(0)

诗三百三首·其二十一

俊杰马上郎,挥鞭指绿杨。

谓言无死日,终不作梯航。

四运花自好,一朝成萎黄。

醍醐与石蜜,至死不能尝。

(0)

过王右丞书堂二首·其一

澄潭昔卧龙,章句世为宗。

独步声名在,千岩水石空。

野禽悲灌木,落日吊清风。

后学攀遗址,秋山闻草虫。

(0)

杂诗二首·其一

混沌本无象,末路多是非。

达士志寥廓,所在能忘机。

耕凿时未至,还山聊采薇。

虎豹对我蹲,鸑鷟旁我飞。

仙人空中来,谓我勿复归。

格泽为君驾,虹蜺为君衣。

西游昆崙墟,可与世人违。

(0)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其五

病久无人著意看,玉华衫色欲凋残。

饮惊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叶寒。

长襜敢辞红锦重,旧缰宁畏紫丝蟠。

王良若许相抬策,千里追风也不难。

(0)

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宫人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

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

垂岭枝袅袅,翳泉花濛濛。

夤缘霁人目,路尽心弥通。

盘石横阳崖,前流殊未穷。

回潭清云影,瀰漫长天空。

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

羽毛经汉代,珠翠逃秦宫。

目觌神已寓,鹤飞言未终。

祈君青云秘,愿谒黄仙翁。

尝以耕玉田,龙鸣西顶中。

金梯与天接,几日来相逢。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