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珏的《哭李商隐(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借悼念李商隐之死,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理想的深沉哀思。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这里通过设定一个人物形象“成纪星郎”来指代已故去的李商隐。这个名字既有地理之别,也含有星辰般才华横空的意味。这两句表面上是在描写某人归去,但实则是对逝者的一种超凡脱俗的赞美。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乾。”这两句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李商隐文学才华和学问深度的赞扬。词林枝叶尽,指的是李商隐在文学上的成就已经达到顶峰;而“三春”则暗示他的作品如同春天里的花朵一样绚烂多彩。学海波澜一夜乾,则是说李商隐对知识的汲取和理解之快,如同一夜之间便能掌握整个知识的海洋。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这里通过环境描写来表达哀思。诗人借用自然景象——风雨来比喻世事无常,而李商隐虽然去世,但他的名字和作品仍旧冷峻如霜雪般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这两句则是诗人对逝者的哀思之情,表达了希望超越世俗界限,与李商隐精神相连。攀琪树和著霓裳都是借用古代神话中的意象,以此来比喻自己想要与神圣不可触及的高度(即李商隐的文学成就)相提并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学事业的深切感悟。同时也展示了崔珏本人的高超艺术造诣,以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哀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郁伊不自释,薄暮出东城。
小春媚馀旭,林筱各含晴。
园蔬为我摘,一壶聊共倾。
坐久华烛至,俄巳素月生。
徵云笼绛霄,皓魄尚流赪。
仰视众星没,繁霜宁夜横。
衔杯对良友,赖此达吾诚。
于中既鲜缺,何假逐浮名。
人生非金石,意气徒营营。
不见初生景,须臾坠西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