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丹崖挂薜萝,石亭松桧俯惊波。
蒲帆从此通沧海,藜杖曾携眺曲阿。
舟楫客逢前日少,江山秋见夕阳多。
水云洲渚还相错,独雁流哀柰远何。
袅袅丹崖挂薜萝,石亭松桧俯惊波。
蒲帆从此通沧海,藜杖曾携眺曲阿。
舟楫客逢前日少,江山秋见夕阳多。
水云洲渚还相错,独雁流哀柰远何。
这首诗描绘了燕子矶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袅袅丹崖挂薜萝”以轻盈之笔勾勒出岩石与藤蔓交织的生动画面,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接着“石亭松桧俯惊波”一句,通过亭台、松树和桧树与波涛的互动,营造出一种静谧与动态并存的意境,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力量。
“蒲帆从此通沧海,藜杖曾携眺曲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船只穿越大海的壮阔景象,另一方面则回忆起诗人手持藜杖,眺望曲阿的往事,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接下来,“舟楫客逢前日少,江山秋见夕阳多”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
最后,“水云洲渚还相错,独雁流哀柰远何”以一幅水天一色、云雾缭绕的画面收尾,一只孤独的大雁在空中哀鸣,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思,也寓意着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思考。整首诗通过对燕子矶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