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群仙图》
《题群仙图》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世代虽殊道不殊,衣冠气貌列仙儒。

自怜无计攀灵辔,岂意相从入画图。

把袂拍肩归福地,抗尘走俗笑泥涂。

苔痕还绕榴皮相,风雨东林壁半芜。

(0)
翻译
尽管时代不同,但道路相同,穿着儒雅的人们如同仙人学者排列。
我自叹无法追随高尚者的足迹,未曾料想能与他们一同被描绘在画卷中。
携手共进福地,笑对世俗的尘埃和污秽。
青苔痕迹依旧环绕着石榴树皮,东林寺的墙壁在风雨中半已荒芜。
注释
世代:不同的时代。
殊:不同。
道:道路。
衣冠:服饰。
气貌:气质风貌。
列:排列。
仙儒:仙人般的学者。
自怜:自怨自艾。
无计:无法。
攀:追随。
灵辔:高尚者的足迹。
岂意:未曾料想。
相从:一同。
入画图:被描绘在画卷中。
把袂:携手。
拍肩:亲切交谈。
归:返回。
福地:吉祥之地。
抗尘走俗:笑对世俗。
泥涂:尘埃和污秽。
苔痕:青苔痕迹。
榴皮:石榴树皮。
东林壁:东林寺的墙壁。
半芜:半已荒芜。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仇远所作,名为《题群仙图》。诗中通过对画中仙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现实中的超脱。

"世代虽殊道不殊,衣冠气貌列仙儒。"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画中仙人的赞美之情,尽管时代不同,但仙人的修养、气质与风采却是一脉相承的,都值得人们学习和尊崇。

"自怜无计攀灵辔,岂意相从入画图。"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无法像画中仙人那样超脱尘世的自怜,以及对能够与他们同在一幅画中的意外之喜。

"把袂拍肩归福地,抗尘走俗笑泥涂。"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希望摆脱世俗纷争,回到一个清净、幸福的地方,并且对那些沉迷于世俗的凡夫愚夫持有一种超然的微笑态度。

最后两句 "苔痕还绕榴皮相,风雨东林壁半芜。" 描述了画中仙人的居所,或许是一处幽深的山林,那里的墙壁因为年久和自然的侵蚀而出现了苔藓,显得古老而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画中仙人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赴太原狱别上蓝禅师

平昔巾盂共空壁,只今楼观碍层霄。

道心针水妙应在,俗眼云泥谩觉遥。

道路为家身是寄,死生如梦意全消。

明年五顶东游遍,来听吴音发海潮。

(0)

蔡州道中

北来行尽关山道,梁宋郊墟眼力微。

饮食甘酸杂淮甸,语音清软近京畿。

黄尘又向九天去,槁项新从万里归。

投老不堪行役苦,手遮西日想岩扉。

(0)

出朱崖驿与子修

投老南来雪满颠,羁囚不自忆生全。

久为白骨今重肉,已卧黄泉复见天。

报德定应追结草,效忠那肯愧餐毡。

此诗清绝如冰雪,乞与江山洗瘴烟。

(0)

次韵天觉进喜雪

万马天街听启关,晓光佳气泼人寰。

春生殿阁玲珑外,秀发园林顷刻间。

为瑞欢声浮动植,争妍诗句丽江山。

从教飞上朱蓝袂,点缀彤墀玉笋班。

(0)

和许乐天

沧溟曾见化微尘,花发桃源几度春。

俗眼莫轻狂道士,此身应是谪仙人。

清弹一曲悲风远,绝唱千章白雪新。

异日三茅成卜筑,却因瓶锡得为邻。

(0)

别灵源禅师

平生风骨秀琳琅,水镜胸怀未易量。

声利光中忙趣少,烟霞影里淡心长。

云泉隐德无情动,猿鸟侵身不乱行。

他日定归当卜筑,青藜紫蕨壮诗肠。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