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裙绉褶花千裥。地衣红衬弓鞋软。银箭下来迟。
当筵舞柘枝。玉栊华蜡里。新月胧胧起。
何处最嫣然。花前一笑间。
榴裙绉褶花千裥。地衣红衬弓鞋软。银箭下来迟。
当筵舞柘枝。玉栊华蜡里。新月胧胧起。
何处最嫣然。花前一笑间。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菩萨蛮·其五》描绘了一幅精致而生动的闺中女子形象。"榴裙绉褶花千裥"写出了女子穿着华丽的石榴裙,裙摆上繁复的皱褶如同千层花瓣,展现出她的富贵和细腻。"地衣红衬弓鞋软"则进一步描绘了她的鞋子,红色的地衣衬托着弓鞋,显得既娇俏又柔软。
"银箭下来迟"中的"银箭"可能指的是夜晚的更漏,暗示时间已晚,但女子仍未停止舞蹈,"当筵舞柘枝"展现了她在宴席上的活泼与欢乐,柘枝舞是唐代流行的宫廷舞蹈,她翩翩起舞的姿态引人注目。
"玉栊华蜡里"描绘了室内环境,华美的蜡烛在玉制的窗棂下燃烧,营造出温馨而神秘的氛围。"新月胧胧起"则以朦胧的新月为背景,增添了诗意和静谧。
最后两句"何处最嫣然。花前一笑间"直击主题,询问在这样的场景中,何处的微笑最为动人?答案无疑是在花前的那一笑,那一刻的喜悦和美丽,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在宴席上欢快起舞、在月下嫣然微笑的女子形象,展现了清代女性的优雅与生活情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