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山寮不出门,一瓶一钵送朝昏。
岩迷鸟迹千崖泣,松吼龙吟万壑奔。
掩息端如鸡抱子,爱閒屡见竹生孙。
海门月落寒潮急,准拟乘槎与共论。
独木山寮不出门,一瓶一钵送朝昏。
岩迷鸟迹千崖泣,松吼龙吟万壑奔。
掩息端如鸡抱子,爱閒屡见竹生孙。
海门月落寒潮急,准拟乘槎与共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昌上人的僧侣在京城游历的情景,他心怀对禅林弊端的忧虑,却在踏入国门时被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所吸引,最终选择留在了吴东郡。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了昌上人内心的矛盾与抉择。
首句“独木山寮不出门”,描绘了昌上人隐居山中的生活状态,远离尘嚣,独自一人生活在简陋的山寮之中。接着“一瓶一钵送朝昏”则进一步展示了他简朴的生活方式,每日以一瓶水、一钵饭度日,与自然和谐共处,不问世事。
“岩迷鸟迹千崖泣,松吼龙吟万壑奔”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山中的景象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情感。岩石间鸟迹难寻,仿佛在哭泣;松树间传来龙的吟啸,山谷中激流奔腾,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略带悲凉的氛围。这些自然景象不仅衬托了昌上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也暗示了他对世间繁华的淡然态度。
“掩息端如鸡抱子,爱閒屡见竹生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昌上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和对后代传承的期待。如同母鸡爱护小鸡般,他守护着内心的平静与纯粹;同时,他也见证了竹子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传递。
最后,“海门月落寒潮急,准拟乘槎与共论”两句,以海门月落、寒潮急涌的景象,预示着夜晚的来临与环境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昌上人即将面对的抉择与挑战。他准备乘坐木筏,与他人共同探讨禅林的弊端,展现了他的决心与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昌上人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自然景象的渲染,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同时也传达了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半千宝运,瑞清朝、诞育人间英物。
暖律吹灰春到也,迟日光腾东壁。
婺女双溪,沈郎八咏,辉映皆冰雪。
储精毓秀,几年一个人杰。
须信和气随人,粉梅欺黛柳,娇春争发。
翠幕重重称寿处,莲炬蕙烟明灭。
鼎席犹虚,九重频念此,衮衣华发。
明年今夜,凤池应醉花月。
关中有山生虎狼,虎狼性?不可当。
去岁食人十有一,无辜被此恶物伤。
守臣具事奏圣帝,圣帝读之恻上意。
乃诏天下捕虎狼,意欲斯民无枉死。
吾君仁覆如天地,只知虎狼有牙齿。
害人不独在虎狼,臣请勿捕捕贪吏。
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
群农无计相聚泣,欲将泪点和乾泥。
祠山今古同一敬,签卦分明指休證。
传言杯珓三日期,注绠翻车连晓暝。
龙神波后何惨怆,昔睡今醒喜萧爽。
人云天上行水曹,取此化权如反掌。
浙河以东尽淮壖,哀哉震泽几为原。
愿王顿首玉帝前,请赐此雨周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