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
《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

风鸣骕骦马,日照老莱衣。

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

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uòzhōngsòngcuī使shǐjūnshìtángzhōu
táng / liú

绿fāngchéngcánchūnliǔfēi
fēngmíngshuāngzhàolǎolái

luòyuànshūzhìjiāngcūnyànguī
xiāngwànghuáishuǐshuāngyìng

注释
绿野:春天的郊野。
芳城:盛开花草的城市。
路:道路。
残春:即将消逝的春天。
柳絮:柳树种子形成的绒毛。
风鸣:风吹过时的声响。
骕骦马:一种良马。
日照:阳光照射。
老莱衣:指老年人的衣服。
洛苑:洛阳的园林或宫廷。
鱼书:古时以木板刻字,沉入水中传递消息,形如鱼鳞。
至:到达。
江村:江边的村庄。
归:返回。
相思:深深的思念。
淮水:淮河。
双鲤:古人常用鲤鱼寄信,这里指书信。
不应稀:不应该稀少。
翻译
春天的郊野道路上,飘着残春的柳絮纷飞。
微风吹过,骏马嘶鸣,阳光照耀着老者的莱衣(古代儿童穿的短衣)。
洛阳的书信送到,江边村落的人们开始归家。
我思念之情凝望着淮河,期待着你的双鲤鱼书,不会稀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一句,通过绿意盎然的大地、繁花似锦的小城以及飘飞的柳絮,展现出一个生机勃勃而又不经意间流露出淡淡哀愁的春日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残春"二字,既点出了时序,又暗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离别之情。

"风鸣骕骦马,日照老莱衣"这两句,则是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对比,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春风中传来的是马鸣声,而不是花香或鸟语,这种不和谐的声音与老莱的单薄衣衫在阳光下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一句,通过对信件到达和大雁归巢的情景描写,表现了远方来往信息的流通以及季节更替中生命的循环。"洛苑"指的是水边或河岸,这里的"鱼书"可能是指通过水路送来的书信,而江村中的雁户则隐喻着归宿与和谐。

最后两句"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淮水作为南北交通的要道,此处象征着连接心灵和情感的纽带,而"双鲤"这一形象,则可能是对友谊或爱情的一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对方回音却不得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世间离合悲欢的深刻感悟,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归途有僧自望华亭来迎且请诗

方自华峰下,何劳更望华。

山僧援故事,要我到渠家。

自谓游已至,那知望转佳。

正如酣醉后,醒酒却须茶。

(0)

书九江行台壁

九华真实是奇观,更是庐山亦耐看。

幽胜未穷三日兴,风尘已觉再来难。

眼馀五老晴光碧,衣染天池积翠寒。

却怪寺僧能好事,直来城市索诗刊。

(0)

郑太初仪部远谪永宁出都门诸公赠言见示次吴采于侍御韵奉赠·其四

抗疏名高满汉京,寸衷日月可争明。

爰爰尔自营三窋,矫矫吾甘斥一鸣。

臣节敢云辞万死,主恩犹得贷馀生。

投荒此别应非远,何事殷勤唱渭城。

(0)

仲春望后同高存之泛五里湖游漆塘诸山分韵各赋五言近体·其四

春色今年倍,晴看甲子占。

绿尊从我好,白发任他添。

觞咏幽情畅,湖山胜槩兼。

斜川风物美,诗序爱陶潜。

(0)

观兰室禅老山阴道中之作次韵二首·其一

吴山尽处越山多,尚想经行野景和。

朝旭射岩晴卧鹿,春泉落沼响惊鹅。

山人看竹敲门入,溪女如花荡桨过。

千里东游何日再,镜湖明月醉中歌。

(0)

和酬简九成

蜀郡名家贤俊多,君才自合置銮坡。

云门琴瑟弦须练,玄圃球琳石可磨。

雨过春洲采芳杜,月明山舍对垂萝。

相思日夕期相见,共乐时清渐息戈。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