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祐党籍碑》
《元祐党籍碑》全文
清 / 陈德正   形式: 古风

国运士气相终始,衣冠流祸何时已。

事由我辈半激成,调停未罢绍述起。

当时特标乱政臣,丰碑矗立端礼门。

子孙禁锢身系累,岭南万里犹君恩。

司空门下臣京记,夷列罪状分次第。

某也首恶某附丽,前书具官后姓字。

颁之天下垂万世,天下万世不可欺。

恩仇反覆竞一时,小人自为门户计。

好恶谁能移是非,石虽可毁名不灭。

千载凛然见高节,史家记载未能详。

赖有此碑上论列,庆历之世已萌芽。

中间蜀洛更纷拿,包荒无力伏莽发。

一时互指为奸邪,剥削隐然在元气。

放逐殛流日多事,祖宗培植几百年。

可怜一网无遗类,消长从兹治乱分,官家别用一番人。

君不见厚陵松柏寒食路,社饭明年思老身。

(0)
鉴赏

这首清代陈德正的《元祐党籍碑》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评价,表达了对元祐时期党争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国家命运与士人气节紧密相连,而党争的源头部分源自激进情绪。诗人批评了当时的党争导致了政治动荡,许多无辜之人受到牵连,甚至被贬谪远方,但仍感念君恩。诗中提及的“司空门下臣京记”暗示了党争中的详细记录,碑文昭示着恩怨分明,但历史真相可能并未完全展现。

诗中提到的“石虽可毁名不灭”,强调了历史的公正性,即使碑文被毁,高尚的节操仍会流传千年。诗人感叹,尽管历经蜀洛等地的纷扰,党争依然影响深远,元气受损。他惋惜的是,那些被放逐的人们,他们的贡献和牺牲在治乱之中显得尤为突出。

最后,诗人以陵墓松柏和寒食路的景象作结,暗示历史的沉淀和对过去的怀念,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朝廷能吸取教训,选用合适的人才治理国家。

整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碑文的叙述,揭示了党争的复杂性和历史的深远影响,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公正的坚守。

作者介绍

陈德正
朝代:清

陈德正,字醇叔,号葛城,安州人。雍正庚戌进士,授吏部主事,历官陕西按察使。有《葛城诗稿》。
猜你喜欢

瓜步望金陵

维舟傍瓜步,遥望东南峰。

钟山与石城,崒嵂馀苍葱。

自古多王气,至今称其雄。

宫阙罗参差,帆舸亦会同。

地势渺不极,繁华讵云穷。

千载愚嬴政,秦淮徒自通。

(0)

访子陵钓台

子陵当炎汉,志节存箕山。

朝饮富春水,暮宿清风滩。

时主不能致,后世称其贤。

凌虚屹孤台,台空有馀闲。

我欲见其人,缥缈烟萝间。

(0)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一

倾盖江之皋,送君远何之。

棠陵挺孤馆,正放莲花时。

湘汀虽有兰,馨芬不如兹。

眇予托孤踪,山灵纳不疑。

盘桓数杯酒,神魂纠交持。

(0)

壬申游莲峰四咏·其三

我爱山中好,山云碧四垂。

往来閒弄影,浓淡各含姿。

出岫心何有,为霖众所期。

游人亦潇洒,相对两忘机。

(0)

病中立秋

三伏初收展病扉,夜深风露漾霏微。

碧梧已应金空落,大□新随斗指飞。

燕倦客思违绿野,莲知老至退红衣。

玉箫万里堪肠断,何处沧洲映紫薇。

(0)

西郊寻梅

白发青藜乌角巾,梅花随处自留人。

疏枝冷蕊原无意,野水荒山别有春。

懒去生涯诗作课,病来行乐酒相亲。

狂歌醉倒花间卧,不是罗浮梦里身。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