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当炎汉,志节存箕山。
朝饮富春水,暮宿清风滩。
时主不能致,后世称其贤。
凌虚屹孤台,台空有馀闲。
我欲见其人,缥缈烟萝间。
子陵当炎汉,志节存箕山。
朝饮富春水,暮宿清风滩。
时主不能致,后世称其贤。
凌虚屹孤台,台空有馀闲。
我欲见其人,缥缈烟萝间。
这首诗描绘了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的生活与精神追求,以及后人对其的敬仰之情。诗中以“子陵当炎汉,志节存箕山”开篇,点明了严光在东汉时期坚守高洁志节,如同古代贤士巢父、许由一样,不为权势所动,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接着,“朝饮富春水,暮宿清风滩”,生动地展现了严光每日的生活状态——清晨在富春江畔饮水,傍晚则栖息于清风滩上,过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
“时主不能致,后世称其贤”,说明尽管当时的帝王未能招揽这位贤士,但后世之人却对他的高尚品德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种对比,突出了严光人格的独特魅力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最后,“凌虚屹孤台,台空有馀闲。我欲见其人,缥缈烟萝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严光的向往之情,想象着在那座凌空而立、孤独却充满闲适之感的钓台上,能够见到这位历史上的隐逸之士,仿佛他正置身于缥缈的烟雾与葱郁的藤萝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这不仅是一次对严光生活场景的想象,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严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他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玉井花开十丈柄,天真不比铅华靓。
长梯摘实埋金沙,碧甃吹香彻朝暝。
风篁为我清夜吟,拍浮酒泉不用斟。
酒酣喝月下寒绿,玻璃影底罗辰参。
江妃水仙尚依稀,凌波挽客亦重违。
得钱何须问升斗,为君更试持螯手。
绣衣归卧水云乡,湛辈犹怀岘首羊。
似我鹄乌忘白黑,知君牝牡失骊黄。
静中禅缚应超脱,别后词锋底激昂。
投老穷途各千里,不须留颖见锥囊。
庭前兰玉走斑衣,堂上埙篪乐寿卮。
永昼牙签纷简帙,深庭豹尾卧旌旗。
笑谈自有江山助,勋业从来草木知。
许国尚馀忠鲠在,此心还与岁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