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初收展病扉,夜深风露漾霏微。
碧梧已应金空落,大□新随斗指飞。
燕倦客思违绿野,莲知老至退红衣。
玉箫万里堪肠断,何处沧洲映紫薇。
三伏初收展病扉,夜深风露漾霏微。
碧梧已应金空落,大□新随斗指飞。
燕倦客思违绿野,莲知老至退红衣。
玉箫万里堪肠断,何处沧洲映紫薇。
这首诗描绘了病中立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三伏初收展病扉”点明了季节转换,从炎热的夏季过渡到秋季,病中的诗人感受到环境的变化。接着,“夜深风露漾霏微”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凉爽,风露交织,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碧梧已应金空落,大□新随斗指飞”两句,以梧桐叶落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斗指飞则暗示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敏感而又无奈的心情。
“燕倦客思违绿野,莲知老至退红衣”运用了燕子南飞、莲花褪色的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的离别与衰老,表达了诗人因病而产生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玉箫万里堪肠断,何处沧洲映紫薇”两句,以玉箫声远,表达内心的悲痛与思念,同时借问何处的沧洲映照着紫薇,隐喻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向往,以及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病中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具足圆通性,一念本昭彻。
佛我与信心,是三无差别。
凡人未见圣,如渴以河说。
佛身忽现前,如水印秋月。
心精自开遮,见根匪优劣。
念中有大士,珠璎百宝结。
补陀洛伽相,在在犹揭人。
是名为正观,倒想作奇绝。
稽首圆通尊,兹念无起灭。
非相亦非念,不盈复不阙。
唯然观自在,无眼耳鼻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