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西沈,寒又作。掠面斜风,欺负征袍薄。
远近村墟烟漠漠。宿鸟归林,何事閒喧聒。
算归期,无定着。腊尽春回,客意偏寥落。
向老重教名利缚。雪月风花,白地成担搁。
日西沈,寒又作。掠面斜风,欺负征袍薄。
远近村墟烟漠漠。宿鸟归林,何事閒喧聒。
算归期,无定着。腊尽春回,客意偏寥落。
向老重教名利缚。雪月风花,白地成担搁。
这首明代顾璘的《苏幕遮·晚行》描绘了傍晚时分行旅者的孤独感受。"日西沈,寒又作",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夕阳西下、寒气渐起的景象,暗示行程的艰辛。"掠面斜风,欺负征袍薄",通过写风的冷冽和衣衫单薄,表现出行者在恶劣天气中的困顿。
"远近村墟烟漠漠",远处近处的村落炊烟袅袅,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宿鸟归林,何事閒喧聒",鸟儿归巢的嘈杂声反衬出人的孤独,加深了旅途的寂寥感。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归期无定的无奈:"算归期,无定着",流露出思乡之情。
"腊尽春回,客意偏寥落",冬去春来,但旅人的心境却更加落寞。"向老重教名利缚",感叹随着年岁增长,世俗的名利束缚愈发沉重。最后,"雪月风花,白地成担搁",以自然景色象征人生的挫折与停滞,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人生无常的哲理。
天师羽化久,殊馆临官道。
系马松门深,风清乱蝉噪。
开基今几时,庭树皆连抱。
有池号遗履,无地寻丹灶。
金像独俨然,讵识何人造。
学仙匪吾事,访古乃其好。
物色聊默存,他年忆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