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台云树晚幽幽,霜老千林木叶稠。
南国秋风吹客鬓,野人归梦落沧洲。
疏慵未赴公车召,放浪仍耽杞国忧。
廊庙江湖俱寂寞,有怀空倚粤江楼。
朝台云树晚幽幽,霜老千林木叶稠。
南国秋风吹客鬓,野人归梦落沧洲。
疏慵未赴公车召,放浪仍耽杞国忧。
廊庙江湖俱寂寞,有怀空倚粤江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首联“朝台云树晚幽幽,霜老千林木叶稠”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日傍晚的景象,云雾缭绕的山林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幽静,霜染的老树上密密麻麻的落叶,营造出一种深秋的肃穆氛围。
颔联“南国秋风吹客鬓,野人归梦落沧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南国的秋风不仅吹动了诗人的鬓发,也吹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使他仿佛在梦中回到了那片遥远的、宁静的水乡。这里运用了“归梦”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疏慵未赴公车召,放浪仍耽杞国忧”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他选择了一种疏懒而不拘泥于世俗的活法,没有去追求官场的荣华,而是沉浸在自己的忧虑之中,这里的“杞国忧”借用了古代典故,象征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尾联“廊庙江湖俱寂寞,有怀空倚粤江楼”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远之处。无论是朝廷(廊庙)还是江湖,都充满了孤独和寂寞,只有在粤江之上的楼阁中,诗人能够暂时寄托他的思绪和情怀。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复杂世态中的自我定位和精神追求。
写来犹是挟春娇,想见当年魏与姚。
花外小车看未了,杜鹃声里洛阳桥。
君山盘结青云梯,堂高更觉天象低。
横江万顷莹玻璃,蓬瀛胜概从端倪。
几欲收拾归品题,分甘独令倦攀跻。
使君领客伫沙堤,指点淮浙分东西。
神州三百尘埃迷,慨怀往昔重惨悽。
我闻王师临青齐,虏穴已扫庭已犁。
志士毋必惊闻鸡,威仪喜见皆遗黎。
当颂中兴镌浯溪,说秦彊楚不复稽。
磨励灯前志,澜翻笔底春。
果题新进士,归悦太夫人。
更值千金产,悬需五鼎珍。
茫茫竟何往,一念忍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