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来犹是挟春娇,想见当年魏与姚。
花外小车看未了,杜鹃声里洛阳桥。
写来犹是挟春娇,想见当年魏与姚。
花外小车看未了,杜鹃声里洛阳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景象,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写来犹是挟春娇"一句,以画家挥笔作画的角度,表达了春天的温柔与生机,"挟春娇"指的是牡丹花盛开的情景,而"犹是"则传递了一种依然如故的时光感。"想见当年魏与姚",诗人心中萌生的不仅是对美丽花朵的向往,更有对历史上两位画家——魏雅、姚黄的追思,他们都是唐代著名的牡丹画家。这一吟叹,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情操,也反映出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怀旧之情。
"花外小车看未了"一句,构建了一种闲适的生活场景。"花外"指的是牡丹之外,而"小车"则可能是园中游玩的小型交通工具,如轿子或小车,这里暗示着诗人在这美丽环境中的悠然自得,以及他对周围景色细细观赏的雅致情趣。"看未了"表明了这种享受还没有结束,或者说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份美好时光的渴望和不舍。
最后一句"杜鹃声里洛阳桥"则是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的巧妙结合。"杜鹃"指的是杜鹃鸟,其叫声常在春天中听闻,象征着生机勃发。而"洛阳桥"则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标志,它不仅联系了历史,也让读者联想到了唐代都城洛阳城的繁华与辉煌。诗人通过这样的组合,不仅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园图,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沉感情。
丘樊英俊君犹滞,掩卷无言偃然睡。
江左思归未得归,家乡百里奚由至。
有楼望远最舒旷,蹑屐徐登极临视。
云容弄白起危巅,霞气如朱浮浅涘。
侵梁松影侧窥檐,飘径柳芳深委地。
谛法真空佛有灵,面颜安乐僧无事。
风摇柏直力相争,霜压橘黄香欲坠。
夕阳城郭人渐稀,疏钟传响催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