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洞豁然敞,一洞窈然曲。
愁猿不敢啸,倒挂白蝙蝠。
日色秋苍凉,余映散岩谷,混沌凿不死,妙手剜其腹。
中空嵌玲珑,乱占莓苔绿。
我来白云飞,我去白云宿。
一我一白云,都在石佛目。
南山胜绝处,烟霞与石屋。
一洞泉洞洞,遗声听水乐。
一洞豁然敞,一洞窈然曲。
愁猿不敢啸,倒挂白蝙蝠。
日色秋苍凉,余映散岩谷,混沌凿不死,妙手剜其腹。
中空嵌玲珑,乱占莓苔绿。
我来白云飞,我去白云宿。
一我一白云,都在石佛目。
南山胜绝处,烟霞与石屋。
一洞泉洞洞,遗声听水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衡照的《游南山》,描绘了作者游览南山时所见的奇特洞穴景象。首句“一洞豁然敞,一洞窈然曲”以对比手法展现了两个洞穴的特点,一个开阔明亮,一个深邃曲折。接下来通过“愁猿不敢啸,倒挂白蝙蝠”,营造出神秘而静谧的氛围,连愁绪深重的猿猴都不敢发出声音,只有蝙蝠倒挂在洞壁。
“日色秋苍凉,余映散岩谷”描绘了秋天阳光透过洞口洒下的冷寂光影,映照在岩石和山谷间,显得凄美而宁静。诗人运用“混沌凿不死,妙手剜其腹”的比喻,形容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出这奇妙的洞穴景观,仿佛是巧匠精心雕刻。
“中空嵌玲珑,乱占莓苔绿”进一步描绘洞穴内部的结构,空洞中隐藏着精致的石质纹理,莓苔随意生长,增添了生机与野趣。诗人以自我入诗,“我来白云飞,我去白云宿”,表达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
最后两句“一我一白云,都在石佛目”寓意深远,将自己与飘渺的白云相提并论,仿佛被石佛默默注视,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南山的幽深之美和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之情。
共城稻秧如黍禾,共城木少种竹多。
熟闻迩来风土美,贫无置锥知奈何。
百门苍翠太行麓,百泉清泠淇水澳。
长安宦游跬步到,隐居鸡黍终年足。
人生早念少游言,燕领莫矜飞食肉。
即今囊空未果归,且为黎侯歌式微。
寄声好在久良苦,异时自楫来迎汝。
晴鸠欢求雌,雨鸠闹逐妇。
天地有晴阴,嗟尔何欣复何怒。
柔桑如云春暮时,吴蚕半眠紫葚肥。
食不过数粒,寝不过一枝。
妇子相安可以老,何用汲汲合且离。
雷公号呼风伯舞,天借之权作霖雨。
可怜汝愚终不省,反室于怒谁哀汝。
昔人恶尔巧,今人笑尔拙。
巧不得近瑶台,拙不能保家室。
尔巧尔拙非汝情,天机回阖难自平,世人假尔推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