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阴束地户,霜落浩如积。
乾坤此何时,硕果久不食。
今晨好云气,万类若动色。
枯梢自号寒,根柢已含德。
如何夸毗子,乃独悖天则。
善端本无穷,恶念每充斥。
达人妙观化,感此欲叹息。
梅花定余知,怡然笑林日。
重阴束地户,霜落浩如积。
乾坤此何时,硕果久不食。
今晨好云气,万类若动色。
枯梢自号寒,根柢已含德。
如何夸毗子,乃独悖天则。
善端本无穷,恶念每充斥。
达人妙观化,感此欲叹息。
梅花定余知,怡然笑林日。
这首元代诗人陈德永的《至日》诗,描绘了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诗中以“重阴束地户,霜落浩如积”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冬至前后天地间阴沉、寒冷、霜雪覆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静谧的氛围。
接着,“乾坤此何时,硕果久不食”两句,通过对比硕果未食与天地间万物静默的状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而“今晨好云气,万类若动色”则描绘了晨曦初现时云彩的变化,以及万物似乎因之而焕发生机的景象,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赞美。
“枯梢自号寒,根柢已含德”则转向对自然界的微观观察,枯枝虽显寒冷,但其根部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寓意着即使在严冬,生命的力量也未曾消逝。接下来,“如何夸毗子,乃独悖天则”通过反问,批评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最后,“善端本无穷,恶念每充斥”表达了对人性善恶的深刻思考,指出善念虽无穷尽,但恶念却时常充斥人心。而“达人妙观化,感此欲叹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感悟,认为只有通达之人能洞察万物变化的奥秘,并对此发出感慨。
“梅花定余知,怡然笑林日”则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出即使在严冬,也有生命力顽强的花朵绽放,给人以希望与乐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壮年喜习劳,不用颇自惜。
匆匆过六十,未觉减筋力。
饥餐倦乃卧,恃此神以适。
犹能免乘兴,无事滞形迹。
去冬稍不快,有气阻胸膈。
左肱且酸楚,夜寐苦反侧。
岂甘就逸豫,屈指日月积。
魂梦久未宁,渐使须发白。
沈思若省悟,何间顺与逆。
恒情犹在己,造物讵汝释。
观化自我始,忧乐奚所择。
置之成坐忘,层霄施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