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熏炉永昼,露槛娇春,帘影偎花。
断角吹离恨,甚孤帆箭激,万里江涯。
旧欢更入遥梦,寒雨忽欹斜。
算过翼华年,流云胜赏,两鬓堪嗟。
思家路迢递,且唤酒旗亭,重醉琵琶。
拟访鸱夷去,过吴王宫畔,犹认莲娃。
倦途顿感兴废,潮尾咽蒹葭。
试缓引孤吟,凭高纵目唯暮鸦。
记熏炉永昼,露槛娇春,帘影偎花。
断角吹离恨,甚孤帆箭激,万里江涯。
旧欢更入遥梦,寒雨忽欹斜。
算过翼华年,流云胜赏,两鬓堪嗟。
思家路迢递,且唤酒旗亭,重醉琵琶。
拟访鸱夷去,过吴王宫畔,犹认莲娃。
倦途顿感兴废,潮尾咽蒹葭。
试缓引孤吟,凭高纵目唯暮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又略带哀愁的春日画卷。诗人回忆起往昔在熏炉旁度过漫长白天的情景,春天的露台栏杆边,花儿与帘影相依,显得格外娇媚。接着,角声凄厉,如同离别之音,勾起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那孤独的船帆疾驰在江面,象征着无尽的离愁。
旧日欢愉的记忆在梦中重现,但现实却是寒雨淋漓,倾斜的梦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动荡。诗人感叹时光飞逝,美景如流云般易逝,自己却已双鬓斑白,不禁感慨万分。
思乡之路遥远,诗人暂且借酒消愁,在酒旗飘扬的亭子重醉于琵琶声中。他想象着要去寻找隐居之地,经过吴王宫旁,还能认出当年的莲花女。旅途中的疲倦让他深感世事变迁,潮水拍打着芦苇,发出低沉的声音。
最后,诗人决定放慢脚步,独自吟唱,倚高远望,只见暮色中归巢的乌鸦,这画面充满了孤独和寂寥,寓言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清末近现代诗人汪东独特的怀旧情怀。
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渭水流关内,终南在日边。
胆销豺虎窟,泪入犬羊天。
起晚堪从事,行迟更学仙。
镜中衰谢色,万一故人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