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用前韵·其一》
《再用前韵·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长檠当昼知无用,团扇经秋叹已陈。

我独不才端有似,五年泽国又逢春。

(0)
翻译
长日闲置的长柄灯,秋天过后的团扇都显得无用。
感叹时光荏苒,我却并无他能,五年间在水乡度过,如今又逢新春。
注释
长檠:长柄灯。
昼:白天。
知无用:显得无用。
团扇:圆形扇子。
经秋:度过秋天。
叹已陈:感叹已过时。
我独:唯独我。
不才:没有才能。
端有似:正像。
五年:五年时间。
泽国:水乡。
又逢春:又逢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再用前韵(其一)》。从诗句来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才华未被发挥和利用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和个人才华难以施展的无奈。

首句“长檠当昼知无用”中的“长檠”,通常指的是古代官员手持的仪仗之一种,用来表示身份的地位。在这里,诗人将其比喻为自己未被使用的才华。昼,即白天,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才华未被发掘的无用感。

“团扇经秋叹已陈”中的“团扇”,指的是圆形的扇子,是夏日常用的物品。诗人借此比喻自己的才华,如同过时的团扇,已经不再适用,即便是到了秋天,也只能感叹其已经过时。

第三句“我独不才端有似”表达了诗人的自嘲,他觉得自己虽然也有才能,但都还停留在较高的标准上,没有真正被展现出来。

最后一句“五年泽国又逢春”,这里的“五年”,可能是时间长度的泛指,而非特定数字。诗人通过这个表述,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能够得到滋润(泽国)的美好愿望,并且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所作为。

总体来看,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才华未被发现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实现和社会贡献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答郭筱麓

子诗泠泠如暗泉,非行非止声锵然。

每过吾庵必有作,此庵与世元无缘。

道人庵居复夜起,冥行万里无人烟。

赋成自书用草隶,偶出小技惊时贤。

岂知遽已入诗语,妙借老丑增殊妍。

胸中抑塞未能和,容我小缓调哀弦。

(0)

题丁叔衡画

世人久见轻,谁归念逝者?

当时相重意,得此盖已寡。

此意殊不忘,耿耿中难舍。

偶然见翰墨,何意接杯斝。

恒斋废右肱,左臂犹挥洒。

豪情晚未尽,中有泪盈把。

曾侯感知己,风义托弓冶。

使我书其端,怆怀平生雅。

(0)

和硕恭亲王福晋挽歌·其一

碧鲁承金册,天湟迓鹿车。

河间钦德助,鸿烈相成书。

风驭随灵雨,神山出太虚。

谁纾隆准恸,哀语散琼琚。

(0)

答鸿鹭汀同年·其一

不辰正有逢天恨,一读君诗更黯然。

敢道朝廷用人晚,坐看陵谷入残年。

(0)

汉江秋望图·其一

虎帐牙旗事未央,空教汉水管兴亡。

五年黄鹄矶头客,待与何人说武昌?

(0)

答樊云门冬雨剧谈之作·其二

尝序伯严诗,持论辟清切。

自嫌误后生,流浪或失实。

君诗妙易解,经史气四溢。

诗中见其人,风趣乃隽绝。

浅语莫非深,天壤在毫末。

何须填难字,苦作酸生活。

会心可忘言,即此意已达。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