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为门无马足尘,败蓑悬壁亦天真。
看渠只是芸田者,处世强如识字人。
隔水架茅知避俗,得鱼沽酒却分邻。
市朝多少人称隐,只隐黄金不隐身。
总为门无马足尘,败蓑悬壁亦天真。
看渠只是芸田者,处世强如识字人。
隔水架茅知避俗,得鱼沽酒却分邻。
市朝多少人称隐,只隐黄金不隐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乡村隐士的生活情景。首句“总为门无马足尘”写出了隐居之处的清静,没有世俗的纷扰和达官贵人的车马喧嚣。次句“败蓑悬壁亦天真”则通过破旧蓑衣挂在墙上,展现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状态,流露出一种淳朴的田园气息。
第三句“看渠只是芸田者”,“渠”指代隐士,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但他的生活方式却比识字的人更能理解生活的真谛。第四句“处世强如识字人”强调了这种朴素生活中的智慧,比起那些仅懂书本知识的人,他更懂得如何在世间立足。
第五、六句“隔水架茅知避俗,得鱼沽酒却分邻”进一步描绘了隐士与邻居之间的和谐关系,他选择简陋茅屋远离尘世,捕鱼买酒时还会与邻居分享,体现了他的淳朴和友善。
最后一句“市朝多少人称隐,只隐黄金不隐身”揭示了诗的主题,许多人在物质上追求隐逸,但真正的隐士并不隐藏于金银财宝之后,而是隐藏于平凡的生活中,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和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隐士生活的细致描绘,赞美了其淡泊名利、亲近自然、乐于分享的品质,展现了宋代理想化的隐逸生活观。
汉宫深锁千蛾眉,妒宠争妍君不知。
昭君自恃色殊众,画师忍为黄金欺。
当时望幸君不顾,泪湿花枝怨无主。
一朝按图聘绝域,慷慨尊前为君去。
萧萧车骑如流水,惨澹风沙千万里。
昔年公主嫁乌孙,妾身况是良家子。
自嗟薄命无归路,弱质安能事强主。
可怜宫锦换毡裘,忍变故音作新语。
马上琵琶送将远,行路闻之亦凄断。
寄书空忆雁南飞,只有怨歌传入汉。
汉家失计何所获,羽林射士空头白。
白璧骏马无时无,倾国倾城难再得。
幽人斸寒泉,井甃名曰蒙。
井贵德不改,蒙以养为功。
非徒玩清冷,润液幽芳丛。
说筑傅岩下,伊耕莘野中。
静守一夫事,勤政王道隆。
孔孟不得志,日月经高穹。
休哉圣贤心,养私而用公。
宇宙间生民,草木与昆虫。
仁渐而秾郁,义惨而庞洪。
泓泓此中泉,与物资天功。
勿谓短绠浅,海底渊源通。
勿谓一勺轻,洗涤人心空。
近林郁青苍,远涧与冲融。
往往中间云,霶霈起天风。
汲引即所利,孰遣榛莽丰。
有道无得丧,孰患番险濛。
君子修诸业,虑初而图终。
为君赋此诗,勿厌吾道穷。
鄱阳才子钟庆门,巍冠大带何纷纷。
诚心乐道自颐养,雾豹蔚彧珍其文。
朱栏碧瓦江之垠,更敞高阁淩烟氛。
烟中数岫列窗牖,急雨洗出青无痕。
乍来耳目益开爽,况日文酒酣天真。
前年诏下起嵓隐,子直奋起轩浮云。
不嫌官小喜及养,敛板归拜高堂亲。
子方归宁亦同乐,与子登眺开芳樽。
定交酌寿虽所愧,相望兰桂长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