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卧海沙,觉来未欠伸。
珠光发海底,闯然目有神。
画龙不画全,必杂烟与云。
此龙未尝动,具见爪与鳞。
一龙望见之,争心生怒嗔。
奋迅勇欲前,便尔云满身。
不知出谁笔,定非尘中人。
若非亲见之,何由写其真。
云涛方汹涌,恍若渺无津。
为霖会有时,正尔良苦辛。
乃知青云高,不如寂寞滨。
深虞或飞去,十袭聊自珍。
老龙卧海沙,觉来未欠伸。
珠光发海底,闯然目有神。
画龙不画全,必杂烟与云。
此龙未尝动,具见爪与鳞。
一龙望见之,争心生怒嗔。
奋迅勇欲前,便尔云满身。
不知出谁笔,定非尘中人。
若非亲见之,何由写其真。
云涛方汹涌,恍若渺无津。
为霖会有时,正尔良苦辛。
乃知青云高,不如寂寞滨。
深虞或飞去,十袭聊自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楼钥所作的《题家藏二画.二龙》,通过对两条龙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见解。首句“老龙卧海沙”形象地刻画了龙的沉静与威严,仿佛在海底深处休憩。接着,“珠光发海底,闯然目有神”描绘了龙的神秘和生动,眼睛炯炯有神,犹如明珠般闪烁。
诗人指出,画龙的关键在于留白和细节,“画龙不画全,必杂烟与云”,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虚实相生,暗示龙的动态和神秘气氛。龙虽未动,但通过爪和鳞的描绘,足以展现其力量与华美。接下来,诗人通过“一龙望见之,争心生怒嗔”展现了龙之间的竞争心理,以及“便尔云满身”的动态变化,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诗人进一步推测画者非凡的技艺,“不知出谁笔,定非尘中人”,认为这幅画出自非同寻常的艺术家之手。他感叹道,即使面对汹涌的云涛,龙的形象依然栩栩如生,仿佛遥不可及。“为霖会有时,正尔良苦辛”暗喻龙的使命,期待它在适当的时候带来甘霖,寓意着画家对龙的深层寓意的理解。
最后,诗人感慨“青云高,不如寂寞滨”,表达出对龙在平凡处默默守护的赞赏,以及对画作中深藏不露的龙的珍视。整首诗以龙为主题,寓言般探讨了艺术创作的精髓,以及对高尚品质的赞美。
蜀嶂纷重沓,祇园隐寂寥。
花供法界雨,江助梵音朝。
海水闻钟下,天风引磬遥。
少陵佳句后,物色付吾僚。
干牍公车与愿违,却怀黄绶去江湄。
中都食酪忧莼老,要路编苫笑锦迟。
酒帜亭长离帟罢,浪花风稳暝帆移。
惊秋感别俱成恨,瘦尽森森琼树枝。
督府监军重,清时握节荣。
长云抱汉垒,残月偃边兵。
戍雾渔挝叠,衢风鹤盖平。
不应烦暑路,河朔趁飞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