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沁园十二咏·其九富览亭》
《沁园十二咏·其九富览亭》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天于万物岂私我,领略风光天不嗔。

自古山阳景佳处,尽都分付与闲人。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淡泊的情怀,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诗人李俊民站在富览亭上,俯瞰万物,感悟到天地间并无偏私,每一处风光都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不分你我,不因人的欣赏与否而增减。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天于万物岂私我”,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自然界的博大与无私,万物生长皆得其时,无一物非天之所赐。“领略风光天不嗔”,接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并且认为这种欣赏并未触怒天地,反而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自古山阳景佳处,尽都分付与闲人”,诗人进一步指出,自古以来,那些风景绝佳的地方,都被赋予了闲适之人,意味着真正的美,往往留给那些心灵宁静、不为尘世所累的人去体验和感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的深刻领悟,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在金末元初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作品更显得难能可贵,它传递出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追求——在喧嚣中寻找宁静,在繁华中保持本真,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漫兴·其五

判牍排衙亦偶然,苦吟声里突无烟。

蛮州官况高寒甚,入定禅僧辟谷仙。

(0)

靖江城楼

皂雕风卷戍楼烟,官鼓催人又一年。

如此头颅明镜里,向谁肝胆宝刀前。

江山灵气归屠狗,乡国愁心付杜鹃。

有约钧天同日听,海东回首正茫然。

(0)

闻雁

句注山前黯夕晖,天涯初见数行飞。

三关落叶秋将晚,九月清霜客未归。

塞接陇川矰缴满,江吞吴楚稻粱稀。

杜陵大有关怀事,一听哀声泪满衣。

(0)

晓行

突兀棕榈抱一村,清溪几曲野泉吞。

石梁风定鱼窥网,山径人稀鹿打门。

不尽秋光催短鬓,无多暖意送朝暾。

篝车陇畔闻香稻,馌饷儿童笑语温。

(0)

开岁二日以言事罢官将南归叠三字韵

长沙太息未过六,柳下一黜不待三。

我生孤僻俗眼白,人事崄巇鬼面蓝。

老踏京华寡俦偶,埋头柱下随史聃。

出入危机历已遍,往往干戈生笑谈。

君恩宽大许归去,谴诃虽至犹覆含。

头颅五十倏将及,文章政事百不堪。

何如学道谢忧患,坐听万壑松风酣。

一雏堕地才学语,双亲衰鬓况毵毵。

纵言禄养强颜耳,梦魂多悸神先惭。

乱后耕犁行可把,菽水足助含饴甘。

春水方生江之南,云帆转海如飞骖。

归心已逐春雁发,一官鸡肋又焉贪。

誓与老农同击壤,息影不离山中庵。

(0)

秋夜即事

若非经夏闰,今夕是中元。

虫语栖花径,萤光暗草根。

漏沈知夜尽,月上觉镫昏。

翻羡邻家好,通宵静掩门。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