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识君门,每过还自止。
宦途亦多岐,所识能有几。
朝游乐方剧,暮别情未巳。
平生道义交,岂独爱文史。
此别良独难,黯然而已矣。
我马识君门,每过还自止。
宦途亦多岐,所识能有几。
朝游乐方剧,暮别情未巳。
平生道义交,岂独爱文史。
此别良独难,黯然而已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送杨应宁三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与不舍。
首句“我马识君门”,以马识路来比喻自己熟悉友人的居所,形象地描绘出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接着,“每过还自止”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每次经过友人住所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停留,流露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宦途亦多岐,所识能有几”两句,诗人感慨于官场道路的复杂多变,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结识真正的朋友实属不易。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反思。
“朝游乐方剧,暮别情未巳”描绘了友人即将分别的情景。白天相聚欢笑,夜晚却因离别而心情沉重,无法释怀。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更凸显了离别的痛苦与不舍。
最后,“平生道义交,岂独爱文史”强调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不仅仅是基于文学和历史的爱好,更是基于道义的深厚友谊。这不仅是对友情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两人之间精神层面交流的肯定。
“此别良独难,黯然而已矣”则是对离别之苦的直接抒发。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诗人感到无比的艰难与悲伤,只能默默承受,黯然离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切哀愁,以及对真挚友情的深刻感悟。
仙湖之水长东流,仙湖之仙麻姑俦。
湖仙本是西王妹,一谪尘寰几千岁。
依神为觋不嫁人,笙歌长游玉洞春。
一朝灵骨蜕湖水,披拂异香闻十里。
玉颜花貌俨如生,怪底惊杀五羊城。
湖旁特起金花庙,灵贶昭昭人不晓。
只今湖上多白莲,白莲花开疑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