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天目,蔚苕峣、第一最佳泉石。
见说老龙高卧处,正拥深深寒碧。
独閟云扉,人思霖雨,未许无心出。
苍崖赤子,而今谁为苏息。
昨夜凉透西风,玉绳晚澹,喜见归鸿入。
十二虚皇凝伫久,飞下陆离宸画。
绣卣使名,洪枢衔位,催缀新班立。
旗常婀娜,要陪沙路清跸。
山之天目,蔚苕峣、第一最佳泉石。
见说老龙高卧处,正拥深深寒碧。
独閟云扉,人思霖雨,未许无心出。
苍崖赤子,而今谁为苏息。
昨夜凉透西风,玉绳晚澹,喜见归鸿入。
十二虚皇凝伫久,飞下陆离宸画。
绣卣使名,洪枢衔位,催缀新班立。
旗常婀娜,要陪沙路清跸。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牟巘的作品,名为《念奴娇.寿洪云岩》。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山之天目,蔚苕峣、第一佳泉石" 一句,通过“山之天目”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水景观的赞美之情。这里的“蔚苕峣”指的是山峰的险峻,“第一佳泉石”则是对山中泉水和奇特岩石的高度评价。
"见说老龙高卧处,正拥深深寒碧"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老龙安卧在深山之中的景象。老龙通常象征着力量与神秘,而这里它静卧于深山中,与“寒碧”相映衬,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氛围。
"独閟云扉,人思霖雨,未许无心出" 这里诗人通过“独閟云扉”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孤寂感受,同时也透露了一种等待或期待的心情。人们期盼着天降大雨,以洗涤尘世,但这并非没有条件的任性所为。
接下来的"苍崖赤子, 而今谁为苏息" 一句,通过“苍崖赤子”这样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古迹、历史遗留之物的怀念。而“而今谁为苏息”则是对过去英雄事迹的追思和怀念,流露出一种时代变迁、英雄无觅的感慨。
"昨夜凉透西风,玉绳晚澹,喜见归鸿入" 这一句描写了秋天夜晚的清凉景象。西风送爽,玉绳(可能指的是月光或星辰)在夜空中闪烁,诗人对归来的大雁感到欣慰,这里传递了一种平和与期待的情感。
"十二虚皇凝伫久,飞下陆离宸画" 这句诗使用了“十二虚皇”这样的奇特表达来描绘天空的壮丽景象,同时“飞下陆离宸画”则是对仙境或神界美妙图景的描写。
最后,“绣卣使名,洪枢衔位,催缀新班立。旗常婀娜,要陪沙路清跸” 这几句诗语言华丽,意象丰富。诗人通过对装饰品和服饰的细致描写,以及对仪式和排班的安排,展现了一个隆重而庄严的场景。
整首诗以其精妙的语言、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示了一位宋末元初时期诗人的艺术成就。
尽墙花拂面,叹倦旅、华颜非昔。
欲题怨红,残笺迷故拍,粉泪还渍。
略记年时事,雾中烟里,几看朱成碧。
斜阳冉冉无南北。
梦断瑶钗,歌翻锦瑟,游丝尚萦帘隙。
只山香舞罢,愁换邻笛。欢韶暗掷。分蓬飘巷陌。
苦叫枝头月,谁听得。颓云又黯如墨。
便崇桃炫画,怎支春色。零脂冷、镜痕空拭。
忍重话顾影,倾城一笑,那时妆额。
芳菲信、偏断来汐。怕绛都、纵有重寻路,仙凡永隔。
春光摇摇一万里,野粉残英空蜀水。
天人愁湿红锦窠,万里移根泪如洗。
苍苔裹枝雪堕地,雨中闻有西南使。
化为黄鹄凌空青,开时衔花落衔子。
绿章青简下蓬莱,滞魄游魂恨未已。
至今鹦鹉啼猩红,不随明月葬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