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乱后归山》
《乱后归山》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乱世归山谷,征鼙喜不闻。

诗书犹满架,弟侄未为军。

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

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

(0)
翻译
在乱世中我选择归隐山谷,不再听闻战鼓声声。
虽然书籍仍在书架上堆积,但弟弟侄子们还未从军入伍。
山中的狗在红叶间熟睡,砍柴的孩童歌声飘荡在白云间。
我的内心并不满足于此,最终还是希望能辅佐贤明的君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战乱之后,选择隐退山林的生活情景。诗中的“征鼙喜不闻”表现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不再听闻战争喧嚣的喜悦心情。“诗书犹满架”则暗示诗人仍保有文化之美,尽管身处山谷,但内心世界丰富而不减。

“弟侄未为军”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年轻亲族尚未卷入战乱的安慰,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而“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则是山林生活的美好写照,山犬在枫叶下沉睡,樵夫在白云之下高声歌唱,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

“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他所追求的心灵境界与目前的生活状态并不相符,但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并希望有一天能够达到或实现这些理想。这里的“明君”可能指的是理想中的统治者,或者是诗人心中所仰望的光明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林与战乱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安宁和文化保存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世路

世路难如此,京华事若何。

风云归草昧,日月傍干戈。

南土分争久,西秦王气多。

累臣独洒泪,衰疾卧江沱。

(0)

刘山南挽歌·其二

汉阁文章旧,天台草木深。

笑谈无复日,比兴有馀音。

历历传新作,时时见古人。

有怀祇短气,何处识长身。

(0)

纸衾

霜捣溪藤一幅新,醉来高卧付诗人。

松床夜煖云生席,蕙帐香融雪满身。

翡翠多情嫌寂寞,鸳鸯无分乐清贫。

枕边不作红尘梦,睡足梅花玉洞春。

(0)

奉柳太常道传

乌蜀先生双鬓丝,莼鲈江上故园思。

水光闪闪金壶墨,石理硁硁玉佩辞。

水落鱼龙秋不雨,月明乌鹊夜无枝。

名山蚤选藏书穴,趁取蒲轮未召时。

(0)

玉山佳处,为顾仲瑛赋

东望东吴积水深,海天削出青瑶岑。

肃侯诸孙有基搆,界泾筑室如山林。

石根孚尹蒸玉气,岸曲窈窕来跫音。

笼鹤教驯合舞节,池鱼出游听鼓琴。

楼台花雨众香国,书画芸香千古心。

按歌宁辞夜投辖,弹冠又须朝盍簪。

已傍苔矶学钓擉,更上风磴穷登临。

竹梧参天凤鸾集,老夫为尔长歌吟。

(0)

送聪首座游升

昔年龙河帝作宫,万础搆出金芙蓉。

祝釐至命黑衣相,董役乃是乌台公。

帝乘云去师示寂,瓦砾依然化金碧。

搥钟吹螺震天地,游从每振东南锡。

聪也金鳌背上人,金翅擘海驱波神。

典座南屏万峰上,高阁瞪睨青嶙峋。

来吴欲作凤台去,词锋欲写秦淮树。

业材参天必豫章,匠石何尝后梁柱?

渺渺长江无尽流,诗成为寄波间鸥。

自昔六朝帝王州,老夫每欲东南游。

白下江山暮云合,乌衣巷陌斜阳愁。

古人销亡景物在,著我一赋商声讴。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