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轻家泛泛,梗短路悠悠。
妙句能留客,澄江可散愁。
长年资浩叹,秋色动商讴。
故有先畴在,归为雁鹜谋。
鸥轻家泛泛,梗短路悠悠。
妙句能留客,澄江可散愁。
长年资浩叹,秋色动商讴。
故有先畴在,归为雁鹜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别元质(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和离愁。
“鸥轻家泛泛,梗短路悠悠。”开篇两句描写的是水鸟在平静的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弋,而道路则显得曲折且长。这里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离别的复杂情感。
“妙句能留客,澄江可散愁。”接着,诗人提到美好的言辞能够留住行者,而清澈的江水也能缓解内心的忧愁。这两句话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希望通过文字与友人保持联系的心情。
“长年资浩叹,秋色动商讴。”这里,“长年”指的是久远的岁月,“资浩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而“秋色动商讴”则描绘了一种秋天萧瑟的景象,其中“商讴”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形容秋风中带有一种凄凉的音调。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自然界的深刻感受。
“故有先畴在,归为雁鹜谋。”最后两句,“故有”意味着因为过去的缘故,“先畴”可能指的是旧时的田地或生活,“归为雁鹜谋”则是说回归到像雁鹜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可以看作是对于友人的思念和希望能够重逢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孤帆处处宿,不问是谁家。
南国平芜远,东风细雨斜。
旅怀多寄酒,寒意欲留花。
更想前途去,茫茫沧海涯。
江城寒食下,花木惨离魂。
几宿投山寺,孤帆过海门。
篷声泼火雨,柳色禁烟村。
定看堂高后,斑衣灭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