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命薄有谁如,僵卧空山梦亦孤。
三尺窗前灯半死,万重云外雁相呼。
久贫仅守残书笈,未死犹须几酒壶。
趣办一棺那得缓,古人四十揣头颅。
世间命薄有谁如,僵卧空山梦亦孤。
三尺窗前灯半死,万重云外雁相呼。
久贫仅守残书笈,未死犹须几酒壶。
趣办一棺那得缓,古人四十揣头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枕上》,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孤独境遇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其深沉的人生感慨。首句“世间命薄有谁如”,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命运多舛的无奈与自嘲。"僵卧空山梦亦孤",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在寂静山中独眠,连梦境都显得孤寂无依。
接下来的两句,“三尺窗前灯半死,万重云外雁相呼”,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和内心的落寞。灯光昏暗,如同生命气息微弱,而远处的雁群叫声则更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诗人寓情于景,将自己的境遇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
“久贫仅守残书笈,未死犹须几酒壶”两句,写出了诗人的贫困生活和对知识的坚守,以及借酒消愁的苦涩。即使在贫困中,他仍珍视书籍,试图从精神世界中寻求慰藉,但又不得不借助酒壶来暂时忘却现实的艰辛。
最后,“趣办一棺那得缓,古人四十揣头颅”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生命的紧迫感和对死亡的坦然接受。他意识到人生短暂,时不我待,即使年仅四十,也应珍惜时光,积极面对。
整体来看,《枕上》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怀诗,诗人以个人的遭遇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难,流露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掷帽悲歌发。正倚幌、孤秋独眺,凤城双阙。
一片玉河桥下水,宛转玲珑如雪。
其上有、秦时明月。
我在京华沦落久,恨吴盐、只点愁人发。
家何在,在天末。凭高对景心俱折。
关情处、燕昭乐毅,一时人物。
白雁横天如箭叫,叫尽古今豪杰。
都只被、江山磨灭。
明到无终山下去,拓弓弦、渴饮黄獐血。
长杨赋,竟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