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一念固,不比望夫山。
云绕乾坤阔,灯悬日月閒。
三边随业见,一夜逐人还。
不尽杨枝水,长流入世间。
圆明一念固,不比望夫山。
云绕乾坤阔,灯悬日月閒。
三边随业见,一夜逐人还。
不尽杨枝水,长流入世间。
这首诗以“大士石”为题,由明代僧人释今无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深邃而神秘的意境。
首句“圆明一念固”,开篇即点出主题,以“圆明”形容大士之心境,固守着纯净与清明,暗示大士的智慧与慈悲。接着,“不比望夫山”一句,通过对比,强调大士之精神境界超越了凡俗的情感寄托,展现出其超然物外的特质。
“云绕乾坤阔,灯悬日月閒”两句,以广阔的天地和静谧的灯火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氛围。云绕乾坤,象征着大士的法力广大无边;灯悬日月,既指佛光普照,也暗含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轮回。
“三边随业见,一夜逐人还”则进一步揭示了大士对众生的悲悯与关怀。三边,泛指四方八面,意味着大士的慈悲遍及一切;随业见,即随众生的业力显现,显示了大士对众生命运的理解与接纳;一夜逐人还,则表达了大士在一夜之间,遍寻众生,给予救赎与指引,体现了其无尽的慈悲与智慧。
最后,“不尽杨枝水,长流入世间”以杨枝水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大士的慈悲与智慧如同源源不断的水流,滋养着世间万物,永不枯竭。这不仅展现了大士的功德无量,也寓意着佛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士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宇宙、生命、佛法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佛教中关于慈悲、智慧、轮回与解脱的哲学理念,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艺术魅力。
空山无人夜色寒,鬼群乱啸西风酸。
绿袍进士倚长剑,席帽鹥影乌靴宽。
灯笼无光照斜水,怒裂鬼头燃鬼髓。
大鬼跳踉小鬼嚎,满地鸊鹈飞不起。
如今城市鬼出游,青天白日声啾啾。
安得此公起复作,杀鬼千万吾亦乐。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金陵山势如蟠龙,金陵美酒玻璃红。
对山酌酒却歌舞,坐笑前辈何英雄。
六朝遗迹漫烟雾,凤凰台上秋无数。
斜阳巷陌燕子飞,秦淮西下长江去。
人生此会不偶然,眼前兴废何须言?
丈夫事业要磊落,比较琐屑非高贤。
我知欧阳乃奇士,乔木故家良有以。
文章五彩珊瑚钩,肺腑肝肠尽经史。
盛时仕宦三十年,东吴西楚情翩翩。
解衣推食待豪杰,气义浑厚无雕镌。
明朝乘兴过南省,鹤背秋声破秋溟。
紫薇花对明月高,呼吸湖光数千顷。
书生潇洒未有家,拟欲结屋青山阿。
故人若有岁寒约,为我载酒寻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