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补陀山》
《补陀山》全文
清 / 悟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东南地陷海天深,突起芙蓉万仞青。

寺辟烟霞通鸟道,风回岛屿带龙腥。

大红毛国瞻金界,小白华山译《贝经》。

水激三千堪一笑,鹏飞今已到南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处胜景——补陀山,诗人悟霈以清新的笔触展现了山势的雄奇与神秘。首句"东南地陷海天深,突起芙蓉万仞青",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山峰从海中拔地而起,如芙蓉般挺立,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

"寺辟烟霞通鸟道",暗示山上的寺庙隐于云雾之间,仿佛是通往仙境的路径,只有飞鸟才能轻易穿行,增添了神秘的宗教氛围。"风回岛屿带龙腥",则通过风的吹拂和海洋的气息,描绘出海岛的生动画面,仿佛能闻到龙的气息,富有奇幻色彩。

"大红毛国瞻金界,小白华山译《贝经》",暗指补陀山在海外国家眼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可能与佛教文化有关,而"小白华山"可能是对补陀山的别称或比喻,"译《贝经》"则暗示佛法的传播。这两句寓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最后两句"水激三千堪一笑,鹏飞今已到南溟",以大海的波涛汹涌象征人生的起伏,表达出诗人对壮丽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以及对自由翱翔的向往,寓意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补陀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意蕴,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与文化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悟霈
朝代:清

悟霈,字古岩,丹徒人,本姓黎。主云门寺。有《击竹山房集》。
猜你喜欢

张彦冲北上

堂堂宛丘公,高怀罗星斗。

明良之君臣,尊严之师友。

皇经在胄监,而公为祭酒。

英材资乐育,本公生物手。

麟趾瑞物呈,蚌胎明珠剖。

览辉凤凰下,击剑龙虎吼。

自非学术纯,何以服众耦?

乡公侨南纪,积学富林薮。

青天珠玑唾,一一化琼玖。

公今庙廊上,我则牛马走。

食贫苋撑肠,禦腊衣露肘。

于焉识张生,嗜学不少苟。

自言家在汳,外家读书久。

今将入成均,积分会居首。

于时中吴道,岸花杂汀柳。

风帆遂北上,解缆星在罶。

会见生去后,才名腾众口。

为拜祭酒公,桓荣汉廷叟。

上探群圣秘,下溉群物朽。

须令腐儒喜,行乐歌陇亩。

(0)

周平叔夜宿崇明寺海云楼偕罗成之隐君文长老及卢隐君以沙头双瓶为韵各赋诗四首次韵卷后·其三

天台老衲两眉庞,自起高楼枕石杠。

煮茗别开留客处,论文多近坐禅窗。

冥鸿散去犹相逐,独鹤飞来不作双。

明发仙舟上霄汉,定传诗话满沧江。

(0)

寄庵诗为余寄庵作

此身江海即蜉蝣,小住庵中五百秋。

万劫有穷唯道在,八方无碍与天游。

虎龙夜合黄金鼎,鸾鹤朝飞白玉楼。

暂向世间忘尔汝,一瓢春酒肯相留。

(0)

送芊希曾入江西宪

岸柳汀花几送迎,买舟谁信客囊轻。

真金百炼色不改,宝瑟再调声更清。

直气犹能唾奸佞,苦心宁肯负公卿。

间关世道谙应熟,终保乌台好姓名。

(0)

送解伯中赴史馆召至正癸未朝廷以史事遣使起河东张先生于广陵明年史局开又于广陵徵解先生广陵连有二盛事睹兹荣美赋诗为别

海岳澄清又百年,前朝陈迹散云烟。

恭闻天上修三史,连向淮南起二贤。

青简旁搜成大典,黄华迭出购遗编。

先生善用春秋法,岂下当时太史迁。

(0)

杂兴三首·其三

夜坐竹林下,仰视天茫茫。

浮云起西北,众星黯无光。

群鸟昧灵性,胡为思南翔。

良辰忽变易,志士徒悲伤。

愿尔保素节,何劳怨清商。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