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地陷海天深,突起芙蓉万仞青。
寺辟烟霞通鸟道,风回岛屿带龙腥。
大红毛国瞻金界,小白华山译《贝经》。
水激三千堪一笑,鹏飞今已到南溟。
东南地陷海天深,突起芙蓉万仞青。
寺辟烟霞通鸟道,风回岛屿带龙腥。
大红毛国瞻金界,小白华山译《贝经》。
水激三千堪一笑,鹏飞今已到南溟。
这首诗描绘了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处胜景——补陀山,诗人悟霈以清新的笔触展现了山势的雄奇与神秘。首句"东南地陷海天深,突起芙蓉万仞青",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山峰从海中拔地而起,如芙蓉般挺立,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
"寺辟烟霞通鸟道",暗示山上的寺庙隐于云雾之间,仿佛是通往仙境的路径,只有飞鸟才能轻易穿行,增添了神秘的宗教氛围。"风回岛屿带龙腥",则通过风的吹拂和海洋的气息,描绘出海岛的生动画面,仿佛能闻到龙的气息,富有奇幻色彩。
"大红毛国瞻金界,小白华山译《贝经》",暗指补陀山在海外国家眼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可能与佛教文化有关,而"小白华山"可能是对补陀山的别称或比喻,"译《贝经》"则暗示佛法的传播。这两句寓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最后两句"水激三千堪一笑,鹏飞今已到南溟",以大海的波涛汹涌象征人生的起伏,表达出诗人对壮丽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以及对自由翱翔的向往,寓意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补陀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意蕴,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与文化的独特见解。
堂堂宛丘公,高怀罗星斗。
明良之君臣,尊严之师友。
皇经在胄监,而公为祭酒。
英材资乐育,本公生物手。
麟趾瑞物呈,蚌胎明珠剖。
览辉凤凰下,击剑龙虎吼。
自非学术纯,何以服众耦?
乡公侨南纪,积学富林薮。
青天珠玑唾,一一化琼玖。
公今庙廊上,我则牛马走。
食贫苋撑肠,禦腊衣露肘。
于焉识张生,嗜学不少苟。
自言家在汳,外家读书久。
今将入成均,积分会居首。
于时中吴道,岸花杂汀柳。
风帆遂北上,解缆星在罶。
会见生去后,才名腾众口。
为拜祭酒公,桓荣汉廷叟。
上探群圣秘,下溉群物朽。
须令腐儒喜,行乐歌陇亩。
《张彦冲北上》【元·郑元祐】堂堂宛丘公,高怀罗星斗。明良之君臣,尊严之师友。皇经在胄监,而公为祭酒。英材资乐育,本公生物手。麟趾瑞物呈,蚌胎明珠剖。览辉凤凰下,击剑龙虎吼。自非学术纯,何以服众耦?乡公侨南纪,积学富林薮。青天珠玑唾,一一化琼玖。公今庙廊上,我则牛马走。食贫苋撑肠,禦腊衣露肘。于焉识张生,嗜学不少苟。自言家在汳,外家读书久。今将入成均,积分会居首。于时中吴道,岸花杂汀柳。风帆遂北上,解缆星在罶。会见生去后,才名腾众口。为拜祭酒公,桓荣汉廷叟。上探群圣秘,下溉群物朽。须令腐儒喜,行乐歌陇亩。
https://shici.929r.com/shici/s9Wx26G.html
天台老衲两眉庞,自起高楼枕石杠。
煮茗别开留客处,论文多近坐禅窗。
冥鸿散去犹相逐,独鹤飞来不作双。
明发仙舟上霄汉,定传诗话满沧江。
海岳澄清又百年,前朝陈迹散云烟。
恭闻天上修三史,连向淮南起二贤。
青简旁搜成大典,黄华迭出购遗编。
先生善用春秋法,岂下当时太史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