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老衲两眉庞,自起高楼枕石杠。
煮茗别开留客处,论文多近坐禅窗。
冥鸿散去犹相逐,独鹤飞来不作双。
明发仙舟上霄汉,定传诗话满沧江。
天台老衲两眉庞,自起高楼枕石杠。
煮茗别开留客处,论文多近坐禅窗。
冥鸿散去犹相逐,独鹤飞来不作双。
明发仙舟上霄汉,定传诗话满沧江。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诗《周平叔夜宿崇明寺海云楼》描绘了一幅僧侣与友人相聚的夜晚画面。首句“天台老衲两眉庞”,形象地刻画出一位面容沧桑的高僧,居住在天台山的寺庙中。次句“自起高楼枕石杠”则展现了僧人的简朴生活,他亲自搭建的石杠床铺,透露出其独立和坚韧。
第三句“煮茗别开留客处”,写僧人热情好客,特意煮茶招待朋友,体现了僧人与世俗交往中的雅致。第四句“论文多近坐禅窗”则暗示了他们除了品茗还讨论学问,寓含了深厚的学术交流氛围。
第五、六句“冥鸿散去犹相逐,独鹤飞来不作双”运用了象征手法,鸿雁群集与孤鹤单飞形成对比,寓意友情的深厚和僧人的超然心境。最后一句“明发仙舟上霄汉,定传诗话满沧江”预示着次日清晨他们将乘舟离去,留下的是满江的诗情画意,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聚会的美好回忆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生活的细节和与友人的互动,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风雅与僧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欣赏。
凿川当凿源,植木当植根。
修身有本末,请自心术言。
中正检攲侧,明诚破疑昏。
性通学且博,事业乃可论。
问胡能致然,圣有六经存。
子诚好古士,拔足立贵门。
愿分留台务,力学甘避喧。
吾知大其业,流远实亦繁。
归来骋夷路,良马驾轻轩。
赠言君勿嗤,兹道古所敦。
今兹春始仲,气序忽已燠。
及此暇夜清,开轩散烦蹙。
金波丽中天,流光正穆穆。
佳树澄疏影,幽花运微馥。
浊醪时献斟,清论递往复。
诸季岂不欢,眷眷心所服。
高文炳辰宿,渊议赞化育。
匪才托游好,馀润久沾沐。
兹焉隔清赏,耿耿私恨蓄。
春芳正可乐,嘉会期昼卜。
早接英豪论,常多伯仲贤。
风尘一会合,岁月几徂迁。
禀性成樗散,干时类凿圆。
论心谁合者,握手子欢然。
经训开前古,谈辞屈老先。
春游同烂漫,醉乐屡回旋。
乐事嗟难久,离襟怅独偏。
驱车清汝曲,佐幕紫嵩前。
官兴惟高咏,人生得晏眠。
丹铅涂旧史,杖屦接幽禅。
叹息春期失,淹留夕梦牵。
非因传丽唱,何以慰劳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