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云楼外万竿齐,直干森森接汉低。
春雨百年龙未化,秋风五夜凤来栖。
渭川波漾清阴转,蒋径云拖翠色迷。
昔日凭阑今远去,诗成几度寄留题。
拂云楼外万竿齐,直干森森接汉低。
春雨百年龙未化,秋风五夜凤来栖。
渭川波漾清阴转,蒋径云拖翠色迷。
昔日凭阑今远去,诗成几度寄留题。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首句“拂云楼外万竿齐”,写出了楼外竹林的壮观景象,翠竹挺拔如云,整齐划一。接着,“直干森森接汉低”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高大,仿佛与天相接,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
“春雨百年龙未化,秋风五夜凤来栖”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竹子比喻为龙,暗示其坚韧不屈,历经风雨而不改本色;而“凤来栖”则寓意高贵品格的来访,增添了文化气息。接下来,“渭川波漾清阴转,蒋径云拖翠色迷”描绘了竹林在春水和翠色中的动态美,如同画卷般生动。
最后两句“昔日凭阑今远去,诗成几度寄留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先人遗泽的怀念。诗人通过咏史抒怀,表达了对程母朱氏高尚节操的敬仰和对家族传统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自然景色,又寓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感,展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对于家族荣誉和道德传承的重视。
登山如学道,可进不可已。
悬崖更千仞,壮志须万里。
平生石鼓怀,独酌灵源水。
峨峨大顶峰,欲往辄中止。
今朝复何朝,击楫渡清泚。
好风从西来,缥渺吹游子。
褰褰涉危巅,万象得俯视。
东南际大海,日月旋磨蚁。
烟云隔洲渚,历历犹可指。
城中十万家,嚣杂不到耳。
郊原与廛市,琐碎如聚米。
同来皆良俦,得酒共欢喜。
深林更叫啸,磐石恣徙倚。
摩挲陈公碑,岁月为我纪。
更持末后句,归以铭吾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