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闺怨》
《闺怨》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背烛卧秋雨,忆君临别言。

虽知归信误,犹望故心存。

捣练临溪水,裁衣寄塞垣。

要知常泪落,开箧看啼痕。

(0)
鉴赏

这首诗《闺怨》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以女性视角描绘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担忧。

首句“背烛卧秋雨”,画面感强烈,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雨中独自背对着烛光,静静地躺在床上的情景。这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孤寂,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愁苦与无助。

接着,“忆君临别言”,直接点明了女子思绪的源头——对丈夫的回忆。她回想起与丈夫分别时的言语,这些话语在她心中反复回响,成为她情感的寄托。

“虽知归信误”,表明女子虽然知道丈夫可能无法按时归来,甚至可能无法回来,但她仍然抱有一丝希望,期待着丈夫能够遵守承诺,传递平安的消息。

“犹望故心存”,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对丈夫忠诚与深情的坚信。即使面对现实的种种困难和不确定性,她依然坚持相信丈夫的初心不变,这份信念支撑着她度过漫长的等待。

“捣练临溪水,裁衣寄塞垣”,这两句描绘了女子为丈夫准备衣物的场景。她亲自捣练、裁剪衣物,然后将衣物寄往边塞,希望这些衣物能带给丈夫温暖与安慰。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女子的细心与关爱,也反映了她对丈夫生活状况的关心和牵挂。

“要知常泪落,开箧看啼痕”,最后两句表达了女子因思念而常常流泪,每当打开装有衣物的箱子,看到上面留下的泪痕,心中便会涌起更深的思念之情。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读者情感的共鸣,让人感受到思妇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画面构建,深刻地揭示了古代女性在离别与等待中的孤独、思念与坚强,展现了她们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诚。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为僧题云林卷

晓树苍苍径未分,数声清梵隔林闻。

莫欺垆底旃檀烬,也解蒸为宝焰云。

(0)

岁暮即事杂言六章·其二

七尺虎躯将,自言能学道。

舌底吐莲花,心头发残烧。

东家怨除目,西家盼邸报。

欲出中既热,欲处唇亦燥。

何似两不关,蘧蘧睡一觉。

(0)

往冬母氏奄弃大司马原明湛公釐守南都遣书吊慰感激成篇一首

何平白首慕,张景在孺惇。

母子本天爱,哀毁何足论。

自从往冬来,抱疚闭文园。

绿酒不能御,强勉进麋餐。

肤末向柴稿,仅尔载营魂。

谁能问穷巷,风木自晨昏。

司马青云上,千里使相存。

洒涕扣灵席,诏我泉下萱。

华灯炳清幕,旨醴上虚尊。

(0)

扈跸南巡自出京至在途蒙恩赉诸物各恭纪一绝以志荣感其酒馔牲品等物尤多盖不能悉纪也·其八赐綵装松竹梅鸾带

綵装鸾带倍鲜华,面授行宫拜宠嘉。

为勖岁寒同节操,竹青松翠间梅花。

(0)

散步石堂

自有茅庵在,因通石路微。

清溪十三曲,豺虎未云稀。

孤磬云际出,山霜八月飞。

爱兹多古意,白日澹空机。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一二二

海云空,海天阔。书不来,信不达。

既是解道本来无一物,因甚不得它衣钵。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