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树苍苍径未分,数声清梵隔林闻。
莫欺垆底旃檀烬,也解蒸为宝焰云。
晓树苍苍径未分,数声清梵隔林闻。
莫欺垆底旃檀烬,也解蒸为宝焰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林间僧侣修行的宁静画面。首句“晓树苍苍径未分”以苍翠的树木和未被划分的小径,营造出清晨森林的幽静与朦胧感。次句“数声清梵隔林闻”则通过远处传来的清雅梵音,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中的神秘与超脱。最后两句“莫欺垆底旃檀烬,也解蒸为宝焰云”,以炉底的旃檀烬(旃檀是香料名,烬指烧尽后的残余)比喻僧侣修行的精诚与奉献,即使在看似平凡甚至消逝的状态下,依然能化为神圣的光芒,寓意着修行者的精神力量超越物质的存在,升华至更高层次的境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内在美与超越性。
夕洒珠尘,朝趁爨烟,浓聚如雪。
庭空甚物迎人,手植一株堪悦。
春生满院,静处尽我徘徊,花前时有香风烈。
煎茗坐移床,压词英诗屑。时节。
隽言清语,花气牙芬,更难分别。
病与春新,遣此余情都歇。
佛机参尽,尚恐小雨微酥,春深叶暗愁成结。
更谩喻芭蕉,诉芳心周折。
可怜团扇家家,家珍并数君知否。
京尘梦迹,十年堪记,来时癸丑。
三绝成名,万回经眼,几人低首。
更萧斋一本,师门再叹,比灵运,人都后。
何处江山如此,尽迷离乍无还有。
烟中渴墨,雨中枯管,任人妍丑。
千叠愁心,许多绵渺,只容皴皱。
似图中诉我,萦思旧事,又经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