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阳王花烛图》
《寿阳王花烛图》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仙媛乘龙日,天孙捧雁来。

可怜桃李树,更绕凤皇台。

烛照香车入,花临宝扇开。

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

(0)
注释
仙媛:指美丽的仙女。
乘龙:比喻女子出嫁,有贵婿之意。
天孙:天帝的孙子,这里泛指神仙。
捧雁来:古时婚礼中的一种仪式,以雁为礼物,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可怜:可爱,令人喜爱。
桃李树:春天开花的树木,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凤皇台:指华美的宫殿或仙境,凤凰所居之处,象征高贵与吉祥。
烛照:烛光照射,形容喜庆场合的光明和温馨。
香车:装饰华美并散发着香气的车辆,多用于富贵人家或婚礼。
花临:花朵仿佛也降临、聚集,形容场景的美丽和喜庆。
宝扇开:珍贵的扇子被打开,可能指新娘的仪仗或婚礼中的装饰。
莫令:不要让。
银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箭形刻度,此处比喻时间的流逝。
晓:黎明,比喻时间的开始或结束。
合欢杯:指婚礼上共饮的酒杯,象征夫妻和谐、欢乐。
翻译
在仙女乘龙的吉日里,天上的神仙也手捧大雁前来庆贺。
可叹那桃树李树旁,更有凤凰环绕的高台增添光彩。
烛光映照着芳香的婚车驶入,花朵似乎也为宝扇的开启而降临。
切莫让时光匆匆如银箭破晓,让我们尽情享受这合欢的盛宴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宴会图景,充满了仙境般的美好与和谐。"仙媛乘龙日,天孙捧雁来"两句设定了场景,龙车云马,显然是一场盛大的庆典,而“可怜桃李树,更绕凤皇台”则透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对永恒美好的向往。

"烛照香车入,花临宝扇开"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宴会上的热闹景象和宫廷生活的奢华。"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提醒,希望大家珍惜眼前美好,不要让时光易逝。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浓郁,充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次韵全忠斋

十年孤影寄天涯,冷笑傍人论左车。

白雪阳春应有价,清风明月不须赊。

交游渐喜诗成垒,定省惟凭梦到家。

休道焰光推不出,却愁烧杀杏园花。

(0)

庆寿寺二首·其二

书记去已久,令人动慨慷。

但能成事业,不解制纲常。

花落重城晚,云沉大野荒。

卢沟三尺土,春雨树苍苍。

(0)

素梅五十八首·其五十二

六月一日天大热,清风忽地过江来。

湿云挟得梅梁起,半夜飞空作怒雷。

(0)

钱塘春感六首·其四

日华初动衮衣明,剑佩千官隐绣楹。

五色黼函开玉座,九重汤药下银罂。

书题凤尾仙曹喜,恩浃螭坳学士荣。

文化有馀戎事略,铜驼草露不胜情。

(0)

渔家傲

谁识王三能买卖。道心坚处难为退。

每把三关频顶戴。频顶戴。擘开世网居尘外。

害得风来风得煞。今朝钱觅人休怪。

占得逍遥真自在。真自在。携云却赴蓬莱会。

(0)

浪淘沙令

气色做交加。四序无差。上凝下出两相磨。

暖律欺寒寒逼暖,易位难趖。恰似这浮华。

人做生涯。得时温燠失来邪。

贫富热寒应不定,浪里淘沙。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