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岩号忘归,我是怀归客。
于焉展芳游,忻赏迨晨夕。
前峰登陟倦,来就岩际息。
石梁架丹岭,蜿蜿苍龙脊。
琳宇摩穹霄,阴房透地脉。
恍疑仙子居,尘凡通一隙。
乍闯已飞腾,旋入转警悟。
欹崖倒欲垂,箭光忽注射。
叫窱壁留飔,砰硡籁生舄。
却疑鼠斗穴,翻似鲮穿碛。
穷崖别有天,顿与前境隔。
蒙茸缀涧花,怪崄露巉石。
灵迹既韬秘,游人遂克斥。
虚亭占绝巘,恰可布筵席。
山影摇深杯,夕阳对岸帻。
尊罍渐以罄,仆马频催逼。
聊舒一日悰,怅矣牵缘役。
兹岩号忘归,我是怀归客。
于焉展芳游,忻赏迨晨夕。
前峰登陟倦,来就岩际息。
石梁架丹岭,蜿蜿苍龙脊。
琳宇摩穹霄,阴房透地脉。
恍疑仙子居,尘凡通一隙。
乍闯已飞腾,旋入转警悟。
欹崖倒欲垂,箭光忽注射。
叫窱壁留飔,砰硡籁生舄。
却疑鼠斗穴,翻似鲮穿碛。
穷崖别有天,顿与前境隔。
蒙茸缀涧花,怪崄露巉石。
灵迹既韬秘,游人遂克斥。
虚亭占绝巘,恰可布筵席。
山影摇深杯,夕阳对岸帻。
尊罍渐以罄,仆马频催逼。
聊舒一日悰,怅矣牵缘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忘归岩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句“兹岩号忘归,我是怀归客”点明了地点和诗人的情感状态,忘归岩以其独特的魅力让诗人流连忘返,而诗人自己则是一个怀揣着归隐之心的旅者。接下来的“于焉展芳游,忻赏迨晨夕”表达了诗人在这里尽情享受自然美景,从清晨到傍晚,乐此不疲。
“前峰登陟倦,来就岩际息”描述了诗人登山的疲惫,最终在岩石间找到了休息之所。接着,“石梁架丹岭,蜿蜿苍龙脊”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石桥横跨在红岭之上,宛如苍龙的脊背,富有动态美。
“琳宇摩穹霄,阴房透地脉”则展现了岩洞内奇异的景象,仿佛与天空相连,地脉也从中穿透而出,充满神秘色彩。“恍疑仙子居,尘凡通一隙”表达了诗人对这里可能隐藏着仙境的遐想,认为它连接着尘世与非凡的世界。
“乍闯已飞腾,旋入转警悟”描述了诗人进入岩洞后的感受,既有惊喜也有警觉。接下来的几句“欹崖倒欲垂,箭光忽注射”、“叫窱壁留飔,砰硡籁生舄”、“却疑鼠斗穴,翻似鲮穿碛”则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岩洞内的奇特景观,既有险峻的悬崖峭壁,又有如箭般射出的光线,还有风吹过的声音和地下的回响。
“穷崖别有天,顿与前境隔”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独特环境的惊叹,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蒙茸缀涧花,怪崄露巉石”描绘了涧边繁茂的植物和险峻的岩石,充满了自然的野趣。“灵迹既韬秘,游人遂克斥”则暗示了这里隐藏着许多未被发现的秘密,只有真正的探索者才能领略其奥妙。
最后,“虚亭占绝巘,恰可布筵席”描绘了一座空旷的亭子坐落在山顶,正好可以设宴。“山影摇深杯,夕阳对岸帻”则通过光影的变化,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夕阳映照在山影上,仿佛深杯中的酒液在轻轻摇晃。“尊罍渐以罄,仆马频催逼”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宴会即将结束,仆人和马匹都在催促着离开。“聊舒一日悰,怅矣牵缘役”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满足和对日常琐事的无奈,感叹于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忘归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谦卑。
野风摇枯荄,长夜山雨寒。
梦忽堕千里,扶胥黄木湾。
美人秋水容,众芳洁初服。
海树鸣骚骚,醉吟瘴云宿。
忆昔西窗眠,三溪月如水。
忽作千日别,人生别能几。
有客从南来,说君新况好。
升沉何足云,令德似为宝。
同袍涧谷友,掉臂青云端。
而我卧山阿,淡心如露兰。
手种麓下梅,半吐欲迟雪。
再三拂霜纨,待君画孤洁。
寄书何时到,岁晚百念中。
天涯一望断,雁远夕阳红。
万当不如一,十发却休九。
乃知多言累,宁谨三缄口。
寂中荐雷震,悟处狮子吼。
百物自四时,六凿通九有。
风松静度曲,山花相与友。
心远境更幽,先生室无垢。
茶鼎苍蝇鸣,香几黄金纽。
澄神天籁息,见性籓篱剖。
对语彼上人,一笑开户牖。
自愧逐喧尘,成佛灵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