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如过客,尘世一梦耳。
七十古来稀,百年亦无几。
学已成麟角,名彰附骥尾。
后古人而生,不先古人死。
口口复令终,如斯而已矣。
光阴如过客,尘世一梦耳。
七十古来稀,百年亦无几。
学已成麟角,名彰附骥尾。
后古人而生,不先古人死。
口口复令终,如斯而已矣。
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学问与名声的思考。诗人以“光阴如过客”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匆匆流逝,如同匆匆而过的客人,无法挽留。接着,“尘世一梦耳”一句,点明了人生的虚幻与短暂,如同一场梦,终将消散。
“七十古来稀,百年亦无几”两句,强调了生命的有限,七十岁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但即使是百年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也显得微不足道。接下来,“学已成麟角,名彰附骥尾”则反映了对学问与名声的追求。在众多学者中,能够成就卓著者犹如麟角,而名声显赫者往往依附于他人,暗示了个人成就的不易与复杂性。
“后古人而生,不先古人死”表明了诗人对于生命延续与传承的思考,即使自己生于后世,也不希望早于古人离世,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最后,“口口复令终,如斯而已矣”总结了全文,意味着无论生活如何,最终都应平静而满足地结束,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命运的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刻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个人成就与名声的关系,以及对时间、生命和命运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