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全文
唐 / 王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

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ēngzhòujièjīngjìnyuǎn
táng / wáng

jīnjīngfēngshízhùlái
shānchuānshūwèixíngfāngyōuzāi

翻译
离开京城金茎楼,前往扶风石柱台
山河美景看不尽,前行之路悠长哉
注释
帝里:指京城,古代认为天子所居之地。
金茎:指京城的高大建筑。
扶风:地名,古郡名,这里代指地方官署或重要建筑。
石柱:此处可能指扶风地方的标志性建筑或碑铭。
山川殊未已:形容沿途山水景色无穷无尽。
行路方悠哉:表达旅途漫长且充满欣赏风景的乐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踏上归途的景象。"帝里金茎去"表明诗人告别了繁华的都城,而“扶风石柱来”则是说返回时经过的扶风(今陕西凤翔)一带,那里的石柱或许是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象征着归途的标志。

"山川殊未已"表达了诗人对于沿途壮丽山川景色的赞美之情,这些自然景物在诗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行路方悠哉"则透露出诗人对旅途的感慨,虽然旅程遥远,但心中的豁达与愉悦却使得这段路程显得格外宽广和舒缓。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诗人离别京城、归乡途中所见自然美景以及内心的平静与喜悦,展示了唐代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旅行中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
朝代:唐   字:子安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生辰:649或650~676或675年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猜你喜欢

冷泉堂

山中秀色何佳哉,一峰独立名飞来。

参差翠麓俨如画,石骨苍润神所开。

忽开彷像来宫囿,指顾已惊成列岫。

规模绝似灵隐前,面势恍疑天竺后。

孰云人力非自然,千岩万壑藏云烟。

上有峥嵘倚空之翠岭,下有潺湲漱玉之飞泉。

一堂虚敞临清沼,密荫交加森羽葆。

山头草木四时春,阅尽岁寒人不老。

圣心仁智情幽閒,壶中天地非人间。

蓬莱方丈渺空阔,岂若坐对三神山。

日长雅趣超尘俗,散步逍遥快心目。

山光水色无尽时,长将挹向杯中渌。

(0)

席上有举东坡集归去来字成诗十首醉中戏续一首

傲世欲何求,归来已倦游。

琴诗聊自啸,丘壑复相留。

问菊时携酒,乘风或棹舟。

乐天良有以,心事老田畴。

(0)

书座左

天地一蘧庐,吾身自卷舒。

翁能从失马,子亦岂知鱼。

谨独甘居漏,安贫且饭疏。

昨非今未是,宁不赋归欤。

(0)

惊鸥

渔拽乱溪来,白鸥惊已屡。

不应畏机心,却下沧波去。

(0)

赠吴太博二首·其二

月转觚棱玉树齐,通宵归梦绕金闺。

柔桑密映秦楼骑,温诏香怀汉署泥。

杀简载书传祖德,怀金酌水赋新题。

丹枫七泽朝天路,丈组垂腰蕊佩低。

(0)

答常山屯田张中行寄赠

紫荷焦脱燥宫毫,万里边霜扰鬓毛。

不称衰年开幕府,只堪平世掾功曹。

飞蓬转野初无定,疮雁惊弦久未高。

犹有一愁何计奈,掷䃉难报美人刀。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