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公起宣城,谓是金闺彦。
失脚簿领丛,斜飞集州县。
南陵枌榆地,妙年试雄剸。
还将旧棠阴,来作清溪掾。
近来多政学,误制好东绢。
我公有渊源,家学富经传。
四明炯清水,玉映昆山片。
以兹抚凋瘵,精神皎如练。
囷仓出毫末,德化速邮传。
到官未百日,恻恻庭闱恋。
花外想安车,戏舞斑衣缘。
推此寿斯民,童髦剧欢忭。
我亦囿陶钧,有道耻贫贱。
洗眼看政成,携上金銮殿。
尹公起宣城,谓是金闺彦。
失脚簿领丛,斜飞集州县。
南陵枌榆地,妙年试雄剸。
还将旧棠阴,来作清溪掾。
近来多政学,误制好东绢。
我公有渊源,家学富经传。
四明炯清水,玉映昆山片。
以兹抚凋瘵,精神皎如练。
囷仓出毫末,德化速邮传。
到官未百日,恻恻庭闱恋。
花外想安车,戏舞斑衣缘。
推此寿斯民,童髦剧欢忭。
我亦囿陶钧,有道耻贫贱。
洗眼看政成,携上金銮殿。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方一夔所作,名为《上胡主簿愿》。诗中描绘了尹公从宣城起始,被认为是有才华的金闺之彦,却因官场琐事而被贬至州县任职。尹公在南陵这个地方,年轻时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治理才能,后被任命为清溪掾。
诗中提到尹公近来多学习政治学,但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误用了好的东绢(可能是指某种官府文书或记录)。然而,尹公有着深厚的家族渊源和丰富的经传知识,如同四明的清水与昆山的玉片一样清澈明亮。他以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抚慰着凋敝的百姓,其精神如同洁白的丝线一般纯净。
尹公在任期间,仓廪丰盈,德化迅速传播,使得地方秩序井然。仅仅百日内,他就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尤其是对家中老人和孩童的关怀,使得他们欢欣鼓舞。诗中还提到,尹公的家人也对他深感思念,期盼他能早日归来。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尹公的敬仰之情,表示愿意效仿他的治国之道,不以贫贱为耻,而是以实现政治成就为荣。他期待着尹公的政绩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最终登上金銮殿,成为国家的重要官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尹公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以及他对民众深切的关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尹公的崇敬之情和对自身政治抱负的追求。
谁教佳节滞天涯,强展愁眉管物华。
每岁有诗题白雁,今年无酒对黄花。
悠悠造化占斜日,草草登临记落霞。
宇宙此身元是客,不须弹铗更思家。
浮生四十九俱非,楼上行藏与愿违。
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
定中久已安心竟,饱外何须食肉飞。
若使一丘并一壑,还乡曲调尽依稀。
吾慕李汉超,为将勇无俦。
养士三千人,人人百貔貅。
关南三十年,天子不北忧。
吾爱李允则,善觇多计筹。
虏动静寝食,皎如在双眸。
出入若变化,谈笑摧敌谋。
恩信浃南北,声名落燕幽。
二公材各异,战守两堪尤。
天下不用兵,尔来三十秋。
今其继者谁,守冀得李侯。
李侯年尚少,文武学彬彪。
河朔一尺雪,北风煖貂裘。
上马擘长弓,白羽飞金鍭。
临行问我言,我惭本儒鲰。
汉超虽已久,故老尚歌讴。
允则事最近,犹能想风流。
将此聊为赠,勉哉行无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