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易翻经宰木春,三生犹自袅烟熏。
客尘长隔虎溪水,劫火不侵香谷云。
老矣懒供莲社课,归哉忺读草堂文。
山头一任天灯现,个事何曾落见闻。
谈易翻经宰木春,三生犹自袅烟熏。
客尘长隔虎溪水,劫火不侵香谷云。
老矣懒供莲社课,归哉忺读草堂文。
山头一任天灯现,个事何曾落见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东林寺》,描绘了诗人于春天在东林寺中翻阅佛经、探讨佛法的情景。首句“谈易翻经宰木春”写出了僧人在春天研读《易经》和佛教经典,气氛宁静而深沉。次句“三生犹自袅烟熏”暗示了佛法的深远影响和修行者内心的熏陶。
第三句“客尘长隔虎溪水”借虎溪之隔,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将尘世烦恼隔绝在外。第四句“劫火不侵香谷云”进一步强调佛法的庇护,即使世间灾难也不能触及寺庙的祥和。
第五、六句“老矣懒供莲社课,归哉忺读草堂文”流露出诗人年迈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更愿意沉浸在草堂的文学世界中。最后一句“山头一任天灯现,个事何曾落见闻”以天灯比喻佛法的光明,表达出诗人对于佛法领悟的深入,已经超越了耳闻目睹的层面,达到了内心的彻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于东林寺的生活与感悟,展现了其对佛教的虔诚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