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客游吴》
《送客游吴》全文
唐 / 殷尧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吴国水中央,波涛白渺茫。

衣逢梅雨渍,船入稻花香。

海戍通盐灶,山村带蜜房。

欲知苏小小,君试到钱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óu
táng / yīnyáofān

guóshuǐzhōngyāngtāobáimiǎománg
féngméichuándàohuāxiāng

hǎishùtōngyánzàoshāncūndàifáng
zhīxiǎoxiǎojūnshìdàoqiántáng

翻译
在吴国的江心水中央,波涛翻滚一片白茫茫。
衣物沾染了梅雨的湿气,船只驶入稻花的香气中。
海边的哨所连着盐灶,山村里环绕着养蜂房。
想要了解苏小小的风流故事,你得去钱塘江畔探访。
注释
吴国:古代中国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江苏、浙江一带。
渺茫:广阔无边,模糊不清。
梅雨:江南地区夏季的一种连绵阴雨天气。
渍:浸湿,湿润。
盐灶:古代煮盐的炉灶,多设在海边或盐湖附近。
山村:乡村,山区村落。
蜜房:养蜂人的蜂巢,这里指代蜜蜂采集花蜜的地方。
苏小小:古代杭州的名妓,以才情和美貌著称。
钱塘:古地名,即今天的杭州,因地处钱塘江畔而得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开篇“吴国水中央,波涛白渺茫”写出了长江下游宽广河面上波澜壮阔的景象。“衣逢梅雨渍”则是借用古人对梅花的赞美之词,形容春天细雨中衣服湿润而带有梅香。接下来的“船入稻花香”表达了秋季乘船行进在稻谷飘香的水道中的情景。

诗中的“海戍通盐灶,山村带蜜房”则展示了江南地区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手工艺品,其中“海戍”指的是海边的防御工事,而这里是说由此地到内陆的盐都能够通过贸易得到;“山村带蜜房”则形容农家养蜂取蜜的场景,显示了乡间生活的丰饶。

最后两句“欲知苏小小,君试到钱塘”,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表示如果想要了解苏小小(可能指的是某个人的才艺或风采)的更多信息,可以亲自前往钱塘去体验和寻找。这里的“苏小小”也许是一个代名词,用来代表江南文化或是特定的人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产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友人所关注之事物的深切理解和推荐。

作者介绍
殷尧藩

殷尧藩
朝代:唐   籍贯:浙江嘉兴   生辰:780—855

殷尧藩(780年—855年),浙江嘉兴人。唐代诗人。唐元和九年(814年)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
猜你喜欢

旅怀

萧飒闻风叶,惊时不自堪。

宦名中夜切,人事长年谙。

古画僧留与,新知客遇谈。

乡心随去雁,一一到江南。

(0)

八拍蛮·其一

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

光景不胜闺阁恨,行行坐坐黛眉攒。

(0)

寄江东道友

野亭歌罢指西秦,避俗争名兴各新。

碧带黄麻呈缥缈,短竿长线弄因循。

夜潮分卷三江月,晓骑齐驱九陌尘。

可惜人间好声势,片帆羸马不相亲。

(0)

远意联句

家在炎州往朔方,岂知于阗望潇湘。

曾经陇底复辽阳,更忆东去采扶桑。

楂客三千路未央,烛龙之地日无光。

将游莽苍穷大荒,车辙马足逐周王。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六十六

朝回相引看红鸾,不觉风吹鹤氅偏。

好是兴来骑白鹤,文妃为伴上重天。

(0)

追游若遇三清乐,行从应妨一日春。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然点松柏花。

鹿眠荒圃寒芜白,鸦噪残阳败叶飞。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