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水中央,波涛白渺茫。
衣逢梅雨渍,船入稻花香。
海戍通盐灶,山村带蜜房。
欲知苏小小,君试到钱塘。
吴国水中央,波涛白渺茫。
衣逢梅雨渍,船入稻花香。
海戍通盐灶,山村带蜜房。
欲知苏小小,君试到钱塘。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开篇“吴国水中央,波涛白渺茫”写出了长江下游宽广河面上波澜壮阔的景象。“衣逢梅雨渍”则是借用古人对梅花的赞美之词,形容春天细雨中衣服湿润而带有梅香。接下来的“船入稻花香”表达了秋季乘船行进在稻谷飘香的水道中的情景。
诗中的“海戍通盐灶,山村带蜜房”则展示了江南地区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手工艺品,其中“海戍”指的是海边的防御工事,而这里是说由此地到内陆的盐都能够通过贸易得到;“山村带蜜房”则形容农家养蜂取蜜的场景,显示了乡间生活的丰饶。
最后两句“欲知苏小小,君试到钱塘”,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表示如果想要了解苏小小(可能指的是某个人的才艺或风采)的更多信息,可以亲自前往钱塘去体验和寻找。这里的“苏小小”也许是一个代名词,用来代表江南文化或是特定的人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产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友人所关注之事物的深切理解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