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乐府.捕蝗.刺长吏也》
《新乐府.捕蝗.刺长吏也》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乐府曲辞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

兴元兵后伤阴阳,和气蛊蠹化为蝗。

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

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

河南长吏言忧农,课人昼夜捕蝗虫。

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

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

一虫虽死百虫来,岂将人力定天灾。

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

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

(0)
注释
捕蝗:捕捉蝗虫。
兴元兵后:兴元年间的战乱之后。
三辅:指陕西中部地区,包括京兆、冯翊、北地三郡。
荐食如蚕:像蚕吃桑叶一样不断进食。
课人:督促人们。
贞观: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文皇:指唐太宗李世民。
兆民:全体人民,百姓。
翻译
是谁在捕捉蝗虫呢,天气炎热,日长夜短,饥饿得快要死去。
兴元战争之后,阴阳失衡,和平的气氛被破坏变成了蝗虫。
蝗虫起初出现在黄河和渭河流域,以及京城附近,它们像蚕一样不断吞噬,像雨点般纷飞。
它们在千里之间飞翔,吃光了庄稼,只留下一片赤裸的土地。
河南的官员说他们担忧农民,督促人们日夜捕捉蝗虫。
那时一斗米要三百钱,蝗虫的价格竟然也和米价相当。
捕捉蝗虫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只是让饥饿的人们白白耗费力气。
杀死一只蝗虫,还有上百只接踵而至,人力怎能抵挡天灾。
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官吏,他们有良好的政绩,通过治理使蝗虫离开境内。
又听说贞观初年,国家即将繁荣,唐太宗李世民仰望天空吞下了一只蝗虫。
国君的仁德惠及万民,那一年虽然有蝗灾,却没有造成大的危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饥饿与疾病交织的社会画面,通过对捕蝗行为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于当时农民困苦和官吏无能的深切同情。诗中“天热日长饥欲死”直白地展现了农民在连绵不断的蝗灾中的绝望处境,同时也反映出自然灾害与社会矛盾的双重打击。

“兴元兵后伤阴阳,和气蛊蠹化为蝗”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事件(兴元兵变)对比现实,指出了天灾人祸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自然界的平衡被破坏,从而引发了蝗灾的发生。

“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则形象地描绘了蝗虫来势汹涌,如同天降之灾难以抵御。随后的“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更是将这种灾害的严重性与广泛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通过“河南长吏言忧农,课人昼夜捕蝗虫”来批评官府对于解决问题的无能和不作为。他们只关注表面的治理,而不是深层次的问题所在,使得民众生活更为艰难。

“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一句,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混乱状态,即便宜物品(如蝗虫)与稻谷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相近,反映出市场秩序的失调。

在结尾部分,“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一虫虽死百虫来,岂将人力定天灾”诗人以一种无奈和悲哀的情绪质疑这种捕蝗行为的实际效果,认为它不仅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还加剧了民众的负担。

最后,“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能干和明智领导者的怀念,他们通过合理的政策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强调劳民伤财的捕杀。

全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鲜明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历史经验的回顾,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度责任感的诗人形象。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柱笏轩

未偶凶渠那便击,已逢昭代不须还。

子猷老去身无用,拄颊朝来稳看山。

(0)

游下竺枕流亭

枕流亭下路,两岁不曾来。

今日偶重到,夕阳犹未回。

池乾无水放,地暖有花开。

后约如能继,多应为探梅。

(0)

菩萨蛮·其二

风头不定云来去。天教月到湖心住。遥夜一襟愁。

水风浑似秋。藕花迎露笑。暗水飞萤照。

渔笛莫频吹。客愁人不知。

(0)

留题唐栖寺

僧房十日相留恋,为怯生寒未到家。

插岸断冰妨荡桨,入檐飞雪助煎茶。

香台穴碎逃秋蚁,古殿巢翻失暮鸦。

惟有溪梅最禁耐,傍篱争发向阳花。

(0)

送陈云崖游三衢

吟得诗成若等闲,为吾开尽锦囊斑。

不专瘦岛元和末,要且长城大历间。

帆入乱潮随涨水,帽冲残雪度危山。

从今便少春游伴,才过新正可得还。

(0)

孙季蕃故居

笑语失诙谐,人谁不怆怀。

梦残秋雨寺,魂散夕阳街。

缺灶粘煎药,乾炉积燎柴。

风流何必葬,便拥菊花埋。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